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喻湘涟:先看《孙子兵法》再学惠山泥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惠山泥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2018-12-04 16:43:00  来源:荔枝网  
1
听新闻

  说起无锡技艺,可谓群星璀璨,进入江苏省和国家非遗名录的就多达20项,而其中最具人蕴文意的要数惠山泥人。在首届江南文脉论坛“无锡技艺与江南文脉”分论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惠山泥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喻湘涟来到现场,为我们解读小小泥人背后的哲学意义。

  泥人,顾名思义是用泥捏造的人物形象。在大众眼中,这是一项古老、接地气,门槛不高的手艺。但对喻湘涟来说,惠山泥人是塑的技法和捏造的技巧完美结合的产物。“千万不要觉得惠山泥人就是捏泥巴,它背后的文化可深着哩。”谈起对惠山泥人的认识,喻湘涟很较真儿。她会要求徒弟在创作之余读《孙子兵法》、《红楼梦》、《矛盾论》等文学著作。“搞文艺创作必须要对人对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要有修养,这样创作出来的泥人才有内涵和灵魂。”喻湘涟说。

  对于泥土的认识,喻湘涟的认识是质朴的,也是深邃的,她认为几千年的土文化到现在还没有消失,本身就说明了这个土的魅力。“以‘大阿福’为例,到现在都没有被其他形象超过或替代,是有其哲学内涵的。一个‘福’字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所有美好愿望。“阿福永远都是笑呵呵的,我们都应该向它学习,笑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喻湘涟说。对此,清华大学资深教授彭林表示,今天在文脉下谈论技艺,特别符合喻湘涟大师的理念。无锡的技艺操作者首先是文化人,他们赐予一团泥巴生命,通过泥人教育社会,看破人生,化解烦恼,用微笑去面的生活。

  对于“阿福”在泥人界的至高地位,著名作家、书画家吴欢深表同感,现场为“阿福”打CALL:“阿福是福气的象征,我觉无锡的文脉应该用‘阿福’做先锋,把‘来无锡送阿福’作为一句口号传扬出去。”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惠山泥人的古老技艺在传承中迸发新的生机。喻湘涟90后的外孙华天骅继承了外婆的衣钵,将新潮的创作理念融入惠山泥人的创作中。“惠山泥人饱满夸张的造型,色彩鲜艳的画风,都与现代人的审美相去甚远,摆在家里大部分人都会嫌‘俗’”华天骅表示。为此,华天骅苦心钻研,根据现代人的审美设计了手捏戏文《水帘洞》,在第四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上,这套作品一举夺得二等奖。他表示,一定会坚守着惠山泥人走下去,并将这项古老的技艺发扬光大,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并爱上它。

  (荔枝记者|黄路莹 摄影|黄磊)

标签:山泥;技艺;泥人
责编:韩震霞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