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周梅森:直面生活,描摹当代《清明上河图》
2018-11-22 07:2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周梅森

  周梅森

  说起周梅森,人们不可避免地给他贴上 “政治作家”“官场作家”“反腐作家”等标签。的确,从1996年发表《人间正道》,到《人民的名义》热播,以及正在拍摄的《人民的财产》,周梅森始终坚持文学的“在场主义”立场,用文学的形式将剧烈变化的大时代呈现给读者和观众。不过,周梅森对这些标签并不以为然,在他看来,作家就是作家,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就应该对社会进程中出现的重大社会问题和矛盾给予深刻揭示,就应该有勇气面对真相,并守住良知和道德底线。他说,“不仅要有悲悯天下的人文精神,也需要高于生活的理想精神和批判精神。”

  谈作家本色: 练好内功,勤奋写作,不失底线

  ■ 文艺周刊:在《人民的名义》之前,您创作的《绝对权力》《至高利益》《国家公诉》等政治题材作品也引起过很大轰动。更早期还有一些军旅作品。可否回顾一下您的文学之路,以及题材转变发生的契机。

  周梅森:我的文学之路挺“励志”,但也比较简单:14岁半工半读下矿井,我的文学梦也是在深深的矿井里萌发的。一次,我从废品收购站得到了一本残缺的《巴尔扎克传》。巴尔扎克在拿破仑像下写了一句话:“你用剑征服世界,我将用笔征服世界!”这句掷地有声的话,激励着我。于是我就利用工余时间写了第一部长篇小说习作《煤乡怒火》,被大伙儿争着传阅。

  改革开放刚起步,工人们开始学技术了,而我却鬼使神差地一心想当作家。创作之初,发表作品绝不是个简单的事情,稿子被一篇篇地退了回来。1978年对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我的第一篇用铅字发表的作品就刊登在这一年的《新华日报》上,记得题目叫《家庭新话》,稿费是7元钱,拿到手高兴了一个多月,我感到无比振奋。

  恢复高考后同辈人上大学时,我在一家文学杂志做编辑。6年后,一部军旅中篇小说《军歌》获得了全国中篇小说奖,我被调入江苏省作协,开始了专业作家的生涯。这期间,我是一名名副其实的青年作家,没有多少人生经历和阅历,所以我选择了以近现代历史作为自己的创作方向。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特别是时代的变革,我的创作开始了转向,以1996年《人间正道》的创作为标志,就是从这部长篇小说开始,我走出了书斋,开始面对时代和社会。

  ■ 文艺周刊:作为作家,您的“头衔”可能比别的作家多一些,“政治作家”“反腐作家”,您认同这些“标签”吗?

  周梅森:其实作家就是作家,没有什么“工人作家”“农民作家”,也没有什么“政治作家”“反腐作家”。就我而言,我是一个对现实政治社会生活和时代变迁极为敏感的人,我天生具有创作这类文学作品的热情。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全国各地先后进入水电路基础大建设,我发现了许多有意思的人和事,比如当时的徐州市领导和徐州的大建设。这些人和事进入了《人间正道》,还引起了对号入座的风波。这之后形成了我文学生涯的第二个高潮期,我陆续创作了《中国制造》《绝对权力》《国家公诉》等一批反映当代社会政治生活的小说,这些小说都被我自己改成了电视连续剧,有些电视剧甚至是我个人投资拍摄出品的,比如《国家公诉》《我主沉浮》。

  ■ 文艺周刊:您的经历非常丰富,身份很多,光环也很多。您如何平衡不同身份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社会角色与创作者角色之间的关系?

  周梅森:没错,我是个入世很深的作家,生逢变革时代,人生的机会总是不时地出现在我眼前,这些机会是那么诱人,我总是身不由己置身于其间。但不论做什么,也不论成功还是失败,我总不会忘记我是作家,成功和失败的经历都会成为我创作的宝贵素材。比如说《人民的名义》和《人民的财产》,就是在我经历了人生最大一场失败后收获的成果,这场失败一度几乎让我倾家荡产,让我发现了在平和日子里无法发现的许多秘密。也正因为我一直处在生活的激流中,在社会变革的现场,所以,我的小说和电视剧才会充满人间的烟火味。但无论人生如何起伏,“练好内功,勤奋写作,不失底线”,这是身为作家的操守。

  谈“爆款”作品:

  它是文学艺术面对真相的奇迹

  ■ 文艺周刊:《人民的名义》在去年成了街谈巷议的“爆款”,更创下国产电视剧收视纪录。现在回过头来看,作品引发轰动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周梅森:这部作品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在此之前,类似《人民的名义》的作品,我起码还有两部,一部《绝对权力》,一部《国家公诉》,都是涉案反腐的内容,虽然播出后反响强烈,收视率很高,但都没达到这种家喻户晓、老少通吃的地步。我想除了小说和剧作本身的魅力外,也许还和国家的时政大局有关,《人民的名义》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老百姓对反腐倡廉的支持关注,可以说,它所创造的市场奇迹,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学艺术面对真相的奇迹。我觉得一个作家应该有勇气面对我们当代的社会生活,如果一个作家只对口号负责,只对金钱负责,那么他是写不好作品的。

  ■ 文艺周刊:您如何看《人民的名义》的社会影响?

  周梅森:《人民的名义》是部现象级作品,出版后以英、法、日、俄、阿拉伯等23种语言输出海外,不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的影响,都让某些叶公好龙的人士颇为纠结。十八大以来的反腐有力地震慑了腐败现象和腐败官员,但也出现了一种“官不聊生”的说法,甚至有人认为反腐影响了经济,觉得反腐可以松一松了。在这些人看来,反腐有负作用,反腐作品也有负作用,都得适可而止。不过,我的看法恰恰相反,《人民的名义》大受欢迎就是证明。常识就是常识,它不会因为某些叶公好龙人士和一些抵触人物的抵制而改变。在这里我也要公道地说一句:各级有关部门对这部作品——不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都是充分肯定和支持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被最高检荣记集体一等功。

  ■ 文艺周刊:很多观众认为剧中郑西坡、“黄毛”比较出戏,您认为呢,他们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周梅森:是有一些人说这部剧太水了,很多情节都与反腐没关系,特别是郑西坡和儿子“黄毛”,甚至是一些情感戏,认为这东西不必要。我不这么看,《人民的名义》不是一部简单的反腐剧,也不能简单归入为我以前写过的那些小说类型,不妨把它看作是一部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生态的小说。有评论认为,它是一幅当代的《清明上河图》,我比较认同这种说法。我也在努力通过这部作品,折射出我对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生态的思索,它呈现出的是一个真实的大中国的方方面面,从这个角度理解,你就知道各个角色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当然,在艺术呈现上我也在检讨反思,而且在新作《人民的财产》中进行了调整,相信《人民的财产》会让年轻观众更满意一些。

  ■ 文艺周刊:在您塑造的众多人物中,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无疑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一个,您本人以前也曾有过挂职市政府副秘书长的经历,那么您是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的“达康书记”们的?

  周梅森:李达康是很可爱的干部,但他们这种干部的毛病就是不习惯也不愿意受监督,这是个大问题,将来他会不会也“倒下”?如果有下一部,就有可能。小说里是留下他的悬念的,其他人都没有。侯亮平抓完贪官回北京去了,人物的故事线索都断了,只有李达康线索没断。要是做下一部,肯定要以他为主角写他的故事。

  谈创作理念:

  努力写出时代的深刻本质

  ■ 文艺周刊:您除了写小说之外,还有一个身份是编剧,而且您做编剧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现在有一种说法,是影视剧在推动小说的发展,您作为“跨界”的成功者,如何看待小说与影视的关系,您认为是谁在推动谁?

  周梅森:小说和影视相互推动。没有小说作为基础,影视就没有根底,起码对我来说是这样,我总是先写小说,再改影视,就像按图纸盖房子。而影视呢,反过来又助力小说的市场推广。没有电视剧的推动,我的小说不可能卖这么多。最夸张的是《人民的名义》竟然一天销售十万册,十天之内销售了一百万册。

  ■ 文艺周刊:现在总说缺少好编剧,您认为是因为人才太少,还是编剧话语权太小?

  周梅森:只能说真正负责任的好编剧太少了,甚至少到了和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的影视生态不匹配的程度,就其编剧的综合成熟度来看,和我们的近邻韩国、日本都有相当距离。中国影视的编剧通常是成名编剧挂名组织,一帮年轻枪手写,像我这样63岁还在一个字一个字写的编剧,已经屈指可数了!试想一下,对大批以打工挣钱为目的的团体编剧项目,出品方能给他们话语权吗?我则不同,始终是有话语权的!我的电视剧差不多都是剧本写完后,再和出品方谈合作。一家谈不拢就再换一家,和大家都谈不拢,那我就自己拍摄,自己出品,我从《国家公诉》开始就已经这么做了,所以我有话语权。这是因为我从来就不是任何投资方和出品方的雇员,不是为他们打工,从他们手上挣钱的,我是他们的平等的合作者,我是拿着一个个负责任的项目和他们合作。就像我拥有一块黄金宝地,让投资方来盖房子,一起合作共赢。正因为如此,我的艺术理想才得以在作品中实现。当然,这不具备普遍意义,我们不能要求每个编剧都有这种操盘能力。

  ■ 文艺周刊:您可否结合您的经历,谈谈自己的创作理念?

  周梅森:我要求自己的作品努力写出一个时代的深刻本质,面对社会真相,既不夸张,也不回避,从各级官员到底层百姓,塑造出一个个让读者和观众喜欢的人物形象,让笔下这些人物构成一幅当今社会的《清明上河图》,向世人和世界展现当代中国。就是要以文学的名义对政治社会生活的规律和时代的精神进行回应,以深刻理性的文学力量表达一种对历史必然性的认识。我认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应该对社会进程中出现的重大社会问题和矛盾给予深刻揭示,一定要有勇气面对真相,守住良知和道德底线。一个好作家不仅需要有悲悯天下的人文精神,也需要有高于生活的理想精神和批判精神。

  ■ 文艺周刊:《人民的名义》姊妹篇《人民的财产》也正在紧张制作中,可否介绍一下这部新作品的看点和亮点,以及它的现实意义。

  周梅森:《人民的财产》顾名思义就是讲和财产有关的故事,故事仍然发生在汉东省京州市这一虚构的省市。从一个大型国企八十年的成长奋斗历史,到八十天倒计时发生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从历史到现实,从国企到民企,从官场高层到民间,人物众多,内容丰富。在这部作品里,历史和现实交织,忠诚与背叛交集,一个个典型人物的人性得到了充分挖掘,容量相当于一般四五部电视剧的内容。该剧正在南京拍摄,导演、制作团队和老中青三代演员都很优秀,相信不会让观众失望。别的不能多说了,出品方让保密,不能剧透。至于意义,我想,人们也许会通过这部全景式的影视作品,深入了解一下转型期中国经济和政治社会状况,进一步认识现实主义影视作品应该是什么样子吧。

  记者 徐 宁

  文艺档案

  周梅森

  1956年出生,徐州人,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八、九届主席团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从一名矿工奋斗成为专业作家,他始终以冷峻的目光审视着时代变迁,捕捉现实生活的细微变化。在40年的文学创作实践中,为广大读者和影视观众奉献了大量堪称经典的文学和影视作品。著有小说《人民的名义》《中国制造》《国殇》《军歌》《大捷》《梦想与疯狂》等,改编制作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人民的财产》《人间正道》《忠诚》《我主沉浮》《我本英雄》《国家公诉》《绝对权力》等。曾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国家图书奖、中国电视飞天奖、金鹰奖、互联网时代最具影响力影视作品奖、中国数字阅读大奖、新浪微博最具影响力作品奖等奖项数十种。

标签:周梅森;作家;作品;人民;社会;小说;名义;生活;反腐;文学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