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古镇观察⑥│面临断层或消逝,古镇文化保护刻不容缓
2018-11-13 15:18:00  来源:交汇点  作者:丁亚鹏  
1
听新闻

  古镇,凝结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承载着人们的记忆和乡愁。留住古镇文脉与乡愁,就要抢救和保护濒临失传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技艺,使古镇文脉和基因得以传承延续,为人们美好生活增添新的色彩。

  文化抢救,是“与时间赛跑”

  “通过摸排家底,发现保存下来的东西已经不多了,很多已经成为历史图片和记忆。”南通市江海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沈玉成忧心不已。从2008年开始,南通江海文化研究会花了10年时间对全市以乡镇为单位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文化遗产摸底普查,其间有几十位当年提供史料的老人陆续去世。

  对许多饱经沧桑的古镇来说,开展历史文化和民间技艺的抢救和保护,不啻是一场时不我待的赛跑。周庄镇从2017年4月启动抢救挖掘古镇历史文化运动——周庄古镇保护与旅游发展影像志口述史文化工程,目前已经出版《周庄古镇保护与发展旅游口述历史》书籍,年底还将出版《周庄影像志》。该工程旨在抢救性地挖掘,尽可能还原三十多年来的周庄古镇保护与发展历程,形成珍贵的史料,从而为周庄经济社会新的发展提供借鉴指导和精神动力。“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救行动。”周庄镇党委宣传办副主任董萍说。

  舆人调查发现,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传承队伍青黄不接,不少古镇的历史文化和民间技艺正面临断层、消失或失传的严峻局面。在南通市通州区余西古镇,不少民间技艺、民俗已随着古镇原住民迁移、传承人去世、古镇衰落而消失、失传,千层底布鞋而今只剩下67岁曹德明一人在支撑,在他的记忆里,当地的一些特色风味也已经消失多年。在海门市余东古镇,南北一公里长的凤街上,当年的“老字号”已难觅踪影。类似情况,在古镇中比较普遍。

  解决这个问题还需直面现实。许多非遗项目传承人面临生存发展等基本需求和实际问题,有的非遗项目本身只有艺术价值,并不能迅速“变现”,而光靠情怀是不能持久的,国家必须把这些体现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智慧的非遗项目养起来,或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其后顾之忧,才能让其发扬光大。而事实上,现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非遗项目的补贴、传承人补贴标准过低,导致年轻人不愿意学,不愿意传承。

  “有的只留下外壳,里面很丰厚的内涵不见了。”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教授痛心地说,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数量少,体量不大,稀缺、珍贵,完全可以把最本质、最核心,不可复制的东西保护好。

传承基地成为古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丁亚鹏摄)

  活化利用,再现古镇神韵

  历史文化名镇,顾名思义,就是历史文化传承的优秀典范。而实际上,古镇与古镇间的认识和保护差距还很大。专家认为,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是“最大公约数”的自信,因此充分认识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作为传承中华文明、彰显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所具有的重要文化价值,意义不同凡响。

  在东台市安丰古镇盐课司门前古戏台,每天都有一群文艺爱好者在这里排练、表演。当地文史专家顾礼学告诉舆人,这里常年余音绕梁,笑声不断。每逢双休日和节假日,古街上更是热门非凡,抛绣球招亲、毛驴舞、河蚌、京剧票房,以及巡街升堂、舞狮、杂技等表演,让人们在大开眼界时,了解地方历史文化和传统民俗、民风。

  10月22日下午,当舆人迈入苏州甪直古镇江南文化园那一刻,远远就听到绵长的曲调和唱腔。“今天是周一,景区游客不多,人多时,他们就上台给游客表演了。”镇文体中心主任助理谢云泉告诉舆人,这是古镇宣卷艺人和山歌爱好者们聚在一起切磋交流,练唱排练。镇文体站组织近20位宣卷艺人把甪直镇9位模范典型以宣卷的形式进村入社巡回展演,传播宣卷文化,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演出7场,观众千余人。

  从一定程度上讲,活化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古镇历史传承和保护的最佳方式。甪直古镇通过非遗技艺进校园、进村居,以及举办活动、创设传习所等途径,扩大宣卷、山歌、连厢、江南水乡妇女服饰等非遗技艺的社会传播面和推广,使其深入人心,得以传承延续。而今,连厢、水乡服饰、甪直山歌等非遗技艺已经形成老中青少梯式传承新格局。安丰古镇恢复了桶炉烧饼、鱼汤面、刘用明麦秸画、春和老式布鞋、何氏理发店、老虎灶等当地人印象深刻的儿时风味小吃、老字号,理发掏耳、花灯扎制、茶馆等传统手艺和场所,再现了古街的神韵。

  留住乡愁,更要望见未来

  “尊重历史不能只喊口号,只有发自内心尊重传统,尊重历史,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才能保护好古镇历史文化,否则将成为永远的‘痛’。” 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南通蓝印花布传承人吴元新说。

  10月31日,出席在苏州举行的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三届亚太区大会200余人参观了周庄古镇,与会人员对周庄在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称赞。近年来,周庄推出“有一种生活叫周庄”文旅活动品牌,创造性地将当地的民俗、文化、技艺和特色融入到旅游中,衍生形成了“旅游+戏曲、旅游+书画、旅游+音乐、旅游+体育、旅游+文学、旅游+诗歌、旅游+研学、旅游+创客”等系列活动和旅游产品,传统历史文化和民间技艺以一种崭新的形式得到了保护、传播和传承,令人赏心悦目,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乡愁不仅要看得见过去,更要看得到未来。”周庄镇副镇长黄萍如是说。

  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宜兴市周铁古镇,围绕文化传承保护和社会大众需求,全面整合传统文化、国学文化、民俗风俗、戏曲舞蹈、体育美食、特色特产、民间技艺和非遗文化,组织专门力量进行提炼编排,相继策划推出周铁古镇文化旅游节、大型风筝节等文旅结合的活动,广受好评。

  “历史文化名镇是一座活的博物馆,是人们精神家园和灵魂所在。”贺云翱说,与一般城镇相比,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承载着独特的中华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公共责任和战略任务。他认为,古镇保护需要建立政策支持、发展指向、产业结构、居民生存发展等指标发展体系,并作出科学的制度和落地安排,这是古镇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所面临最缺失的根本问题。此外,地方施政者一定要正确面对古镇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牢固确立“建设是发展,保护也是发展”的观念,让古镇文化浸润心灵、增加文化认同成为一种高度自觉。

标签:
责编:马燕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