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陈洪渊:创新,就是穷究物性敢为人先
2018-10-24 07:2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杨频萍  
1
听新闻
 
张 宣摄

  刚到陈洪渊院士办公室时,时间略早,记者先坐在外间的会议桌边。正在里间指导几位学生的陈院士特意走出来,“欢迎欢迎,请您稍等,我再跟他们交代几句。” 不到十分钟,陈洪渊招呼记者坐下,并为记者准备了茶水,“抱歉,让您久等了!”陈院士待人的温和有礼,交谈还没开始,就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创新,就是要“穷究物性”

  “创新之问,其实是无解的,我可没有什么锦囊妙计啊!” 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化学楼的办公室,一谈到创新,陈洪渊院士就笑着摇了摇手。

  其实,在50多年从事分析化学的科研人生中,陈洪渊一直走在创新前沿。如今,他已主持完成国家级各类项目40多项,发表论文890余篇,他引29030多次,H指数89,在仿生催化、生物传感、电分析化学基础和应用及生命分析化学等领域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贡献,获得了诸多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康斌老师感慨,“陈老师从来不追逐当时的流行,他想到的东西,往往比这个领域的热点提前3—5年,尽管他现在80多岁了,还经常带一些新的想法告诉我们,好多东西我们都没听说过。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如果只会追逐热点,那么可能永远落后。”

  回顾自己的创新心得,陈洪渊的总结颇有“大道至简”的味道,“其实啊,创新说到底就是要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学问。”

  做学问得多认真?陈洪渊总结了几个字,“穷究物性,敢为人先”——必须无止境地探究物质的本性及其相互作用,要琢磨透彻。“在这方面,我们必须学习德国和日本的工匠精神,一丝不苟,每个细节都不要放过。我在1984年回国的时候带回来一台国外电风扇,到现在都还好好的,扇叶转起来一点点声音都没有,这就是把‘物性’给研究透了。”小到生活所需,大到高端装备,都必须从基本“物性”出发,“比如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动机好,其中滚珠轴承的材质和球状精度必须好,为什么材质好、寿命长?因为人家已经做到了材料的高要求和理想光滑的标准球面,摩擦小、耐高温、速度上得去。做事做学问的时候,不从基本物性出发,投机取巧,没有严谨的精神,怎么可能有创新呢?”

  “志在奉献,为付诸行动之根本。”陈洪渊说,“我这并不是唱高调,现在科研环境比过去好多了,你做出一个东西来,马上相应地就有奖励,但是如果没有怎么办?不要太在意‘帽子’‘票子’‘牌子’,越怕吃亏,就一定会吃亏。做人,要有眼光、胸怀和谋略,只有志存高远,淡泊名利,才有创新的永恒动力。”

  育人,他把自己比作“导演”

  今年陈洪渊给刚毕业的四名博士生各写了一幅字,装裱起来送给他们。“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一勾一画之中融入了他对学生们的期许。

  陈洪渊在育人方面的成就,不亚于科研:120多名博士和硕士,其中包括3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8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以及2位中国青年女科学家获得者和2位英国皇家学会会士……“教学是刀背,科研是刀锋。没有刀背支撑,刀锋就会卷刃。”把教学作为科研的基础,桃李满天下的陈洪渊也获得了《自然》集团杰出导师终身成就奖。

  在学生们眼中,恩师的故事可以说上几天几夜。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徐静娟说:“我与陈先生共事超过20年。这些年里,我亲见先生除了出差或开会,总是在办公室忙,夜以继日,废寝忘食。陈先生对于科研数据和论文精益求精,可以说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说,科学工作需要严谨,一项工作你做了99%,可1%的缺憾可能会让你前功尽弃。因此他对于学生的实验数据会反复审核,论文会逐字逐句地推敲,不辞辛劳地一遍遍修改,一步步指点。”

  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李根喜教授说,恩师将每一名学生都当作一个有主见的思维主体。“他把自己和学生分别比作‘导演’和‘演员’。他认为指导学生做一篇论文或是做一个项目,就像是在演一部戏。‘导演’把握好整部作品的风格和方向,给‘演员们’说戏,指引‘演员们’该做些什么;而‘演员们’的任务则是在‘导演’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点把戏演好、演精;最后再由‘导演’总体审核,去粗取精。”

  学生绝不是数据的操作工,而是有主见的思维个体——这是陈洪渊做老师的原则,他要将学生培养成“有独立钻研能力的骏马”,而不是“惟命是从的绵羊”。“我经常给他们问题,时常去‘逼问’他们,问他们有什么新的想法,适当的时候再给他们梳理梳理,做学问不能乱捶乱打,要像解绳子一样,先慢慢地松开绳子,再一个个去打开死结,必须像抽丝剥笋,步步推进。”

  科研,原始创新和技术创新并进

  “分析化学是科学技术的眼睛,是认识事物进而解决问题的‘工具’,能源、材料、生命、环境和信息等领域的前沿与关键问题都需要这个‘工具’来解决。” 跟分析化学相伴50多年,陈洪渊矢志不移,他带领的团队是我国纳米分析化学领域最早的几个团队之一。如今,南大分析化学实验室已经上升为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如今的分析化学,做的很多都是“顶天”的工作,“人类基因组图谱测序计划也是由于分析化学的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发展而得以提前完成。”陈洪渊说,当前的分析化学,已经从一般材料的组成和含量、超纯物质的痕量杂质分析,到了如今的单细胞中单分子、生物大分子及其相互作用的分析和活体中的单细胞分析。“细胞就像一个小宇宙,每时每刻每处都在发生变化,每一微小时间和每一微小空间间隔的生命过程都在发生变化,它是怎么发生的、有什么不同?所有这些都关联着生物分子一系列的相互作用与结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就更复杂了。”

  陈洪渊从2013年开始主持的一项总经费6400万元的重大仪器专项“单细胞时空分辨分子动态分析系统”就在做这样的探索,“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细胞。单个细胞里发生着什么样的反应,药物分子如何钻进去与细胞中物质起作用?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异?这都有助于我们了解癌症等疾病的致病机理,为实现精准个体化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除了“顶天”的工作,陈洪渊院士团队还在做“立地”的工作。“我们研究组将部分成熟的技术转向实际应用,演变成仪器设备或检测仪器。”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级、大型的分析测试仪仰赖进口,很少数的分析化学家从事分析仪器的研制和开发,大部分分析测试仪器都是由其他科学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完成的。

  在实验室内,记者看到了已初步产业化的电化学扫描显微镜,这套设备可以测量单细胞上的电化学信号或者电化学图像。此前,这款显微镜被进口产品垄断,市场价100万元起步,陈洪渊研究组突破关键技术并转让给企业,把进口价格打压下60%。“我们国家每年投入大量科研经费,很大一部分用于科研设备采购。作为分析科学工作者,建立国家自主产权的仪器,通过技术创新带动科技进步,我们责无旁贷。”

  记者 杨频萍

标签:分析化学;物性;创新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