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省一位长江学者在接受采访时说:“西方有的学术已经站在了‘悬崖’边,我们应该在西方学术的‘断裂处’起跳。”这个观点,对于做好当前学术研究不无启示意义。
什么叫西方学术的“悬崖边”“断裂处”?过去,西方一直处于学术研究的前沿,不管是自然科学研究,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方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现在的情况也出现一些变化。上世纪末,西方发生经济危机,高校经费严重不足,迫于生存压力,西方学者纷纷转向应用研究,到企业、政府去找经费。这就使得以往宏大高远的理论建构被弱化,相应的理论研究成果也减少,有关学科学术研究由此出现一个“拐点”,或者叫“悬崖边”“断裂带”。假如我们能够站在西方学术的“断裂处”起跳,研究西方学者不愿意或者没有精力能力研究的课题,就能改变部分学术研究“西云亦云”的状况,提升学术研究的时代性、前沿性和前瞻性。
评价一项学术研究有没有价值,一是看实践性、应用性,一是看理论性、前沿性,有的学术研究既有应用性又有前沿性,有的则前沿性很强但至少暂时看不出有何应用性。不管怎么说,学术研究不能“在别人翻过的地上使犁”,不能“重复别人昨天的故事”,嚼“他人嚼过的馒头”,走人家走过的路,而必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站在学术的“断裂处”勇敢“起跳”,做一些别人没做过却亟待去做的开创性研究。这种研究尽管并不容易,但只要结出“学术之豆”,就可能是“金豆豆”;相反,在人家的“学术熟地”上亦步亦趋,即便“开垦”起来很轻松,成果不断、著作等身,也只是简单的低水平重复,甚至仅仅是浪费财物的“学术泡沫”“学术垃圾”。
我省另一位长江学者在接受采访时也深有感慨地表示,当前学术界的学风作风总体是好的,但也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情况,这就是“邯郸学步”式地跟在西方学术的背后亦步亦趋,简单移植西方理论,简单套用西方学术概念,简单重复西方学术命题。由此带来的问题一是西方刮什么风,他们就下什么雨,二是学术研究的前沿性、创新性不足,有的学术成果甚至仅仅成为职称评定的工具。
超越这种现象,无非两种办法:一是强化本土意识,立足实际,扎根土壤,善于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广阔舞台中找课题,把论文写在“中国的大地上”;一是找到西方学术的“悬崖处”“断裂带”,站在西方学术的前沿,开展开创性研究,拿出原创性成果。
学术研究是一项需要大量财力物力脑力投入的事业。学术研究的“起跳点”选得对,事半功倍,节省高效;反之,则事倍功半,徒然浪费,甚至撒播“龙种”而收获“跳蚤”。学术研究还是一项崇高的事业、艰苦的事业。树立在西方学术“断裂处”起跳的志向需要担当和勇气,发现、找准西方学术的“断裂处”在哪里同样不容易,需要有深厚的学养、敏锐的触角和良好的作风学风。值得欣慰的是,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学界不管是人才储备,还是学术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许多研究成果已经站在了世界的前沿。从这个角度来说,能不能、敢不敢、会不会站在西方学术的“断裂处”起跳,既是一个学术方法和作风问题,也是一个学术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