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盯着生产一线沉迷新技术攻关 张国良:我就是爱发明
2018-09-26 07:12: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孙 庆 杨频萍 张 宣  
1
听新闻
 
张 宣摄

  凭借碳纤维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后,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国良在忙什么?开会,作报告,他都不去,用他的话,就是盯着生产一线、“沉迷于新技术的攻关”。

  面对新华日报科技周刊报道团队,作为企业家的张国良对科研侃侃而谈,“我爱发明”是他的宣言,也是生活写照。与其说是企业家,他很多时候更像是学术带头人,将一个个天马行空的大胆构想落地成真。

  “无水印染,思路决定出路”

  “忙完了国事,我在忙家事了。不搞创新没有出路,我的几千工人没饭吃。”张国良开玩笑地把碳纤维和纺织业比作“国事”和“家事”。碳纤维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张国良参与更多是出于一个企业家的国家责任感,在碳纤维走上正轨后,他开始逐步把精力转移到老本行纺织业,经过三年的科研攻关,又有了自主创新的重大突破。

  在连云港工厂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一台自主研发的热熔染色机的这头,一长卷纯白的布料缓缓送入机器入口,另一头,各种颜色的面料就流畅地滚动出来,短短一分钟,就能印染四五十米布料,整个过程简洁流畅,不用一滴水,更不产生废水。

  “传统印染工艺,染色必须要用到水,1吨布料染色中大约需使用5吨至10吨水。”熟悉印染行业的人都知道,凡是需要印染的织物,都需要经过“毛毛虫”一样的染缸,多次循环印染,产生大量的染料废液。中国包括印染在内的染整业年耗水量超过100亿吨,废水排放量约占工业总排放量的35%。

  从上世纪末开始,各国科学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无水染色新技术,却少有根本性突破,很多人说自己实现了“无水染色”,实际上都是用助剂等一些东西替代水,后续的污染处理环节还是少不了。

  “我的思路就是不用一滴水,从染化料着手。”张国良说,当时提出这个思路,专家教授甚至院士听了以后都目瞪口呆,从来没想过,“所有人都认为,染化料是固定的,我就要打破这个传统思维,思路决定出路。”

  从设备到工艺,张国良带着团队连续三年攻关,实现了重大突破。“目前除了印花布料,任何颜色都可以无水印染。环保不是应付,环保是财富。”他告诉记者,不用一滴水,没有污水需要处理,解决了纺织被“卡脖子”的环保问题后,整个生产环节成本下降了10%,“这意味着我的几千个工人至少五年内有饭吃。今年上半年,无水印染的两条全新的生产线全部投产,明年预备日产量达200吨,年产量要达到5万—6万吨。我正在进一步完善技术,再建一个比较大的新厂,要逼着大家去转型,撬动整个纺织行业去转型。”

  “创新,只是我的生存之道”

  “无水印染取得研发突破后,很多专家都不相信,等来了以后亲眼看到都啧啧称叹,说你这个还能再得一个一等奖!”世界级的科技难题很多人一听就望而却步,可张国良作为一个企业家,为什么却有这样的“幸运”?

  张国良自称是“侥幸”,“12年前,如果一开始就知道这么难,或许难下决心,真正做起来就骑虎难下了。”“刚开始干碳纤维,每天烧掉十几万,都觉得我快不行了!哪个晓得能够做到今天?还能领个大奖!”回忆起那段煎熬的日子,张国良显得很淡然,从资料的概念,一下子做到工程化,任谁都说他吃了豹子胆。

  “一个不大的企业,投下去二三十个亿,这意味着什么?这还是一个高分子化学反应,但凡有一点点偏差,投出去的设备、厂房全是一堆废铁。”张国良记得,他按下第一台原料泵的启动按钮后,他三天三夜没有离开控制室,74天没有离开生产线。

  虽说是侥幸,但张国良陪着这个曾风雨飘摇的企业已经“侥幸”了几十年,从武汉理工大学毕业后,他就被分配到了连云港这个工厂,开始是副厂长,1992年的时候当上了厂长,把这个厂子从最困难的情况下救了出来,最终走出来靠的都是技术创新,“创新是我们传统的企业能够生存和获利的唯一方法。有时候也感到过绝望,几天吃不好睡不好,眼睛充血,我这个人从不服输,想的是怎么闯过这一关,现在看来一切困难都挺过来了。”

  如今技术关已经闯了过去,下一步是做好我国万吨碳纤维的基地。张国良说,碳纤维在性能上还有无尽的空间,碳纤维目前表现出来的机械性能,只有它理论上能表现出来的性能的4%,提高性能,是团队下一步的攻关方向。

  “比如说我的碳纤维正和商飞紧密合作,将来要用到‘929’的国产大飞机上。从2005年11月开始研制碳纤维项目,代号‘929’工程,我们十多年前就在为服务国之重器作准备了!”张国良幽默地表示。

  “坐而论道,是成不了气候的”

  无论是做科研,还是办企业,最离不开的是人才队伍。企业发展到今天,张国良认为,当前最缺的不是钱,而是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

  即便在连云港,企业也不在市中心,这样一个区位上,凭什么来吸引人才?他要求企业人事部门每年最起码增加100名大学生,“一开始把这些学生骗进来,然后帮他们找房子,帮他们找对象,把他们哄着,待遇不完全能解决问题,一定要给他们派事情干,手上都忙着,天天有实验项目,他就不会想其他的事情,就留下来了。”

  张国良有自己的人才经,他认为人才规模必须有个度。“人才不能太多,水满则溢,人才多了,本来一个人能干的,两个人怎么办?有的人就跑了。”他从来没从外面引进管理人才,管理、技术骨干都是从学生开始,培养成长起来的,他戏称自己这儿是“黄埔军校”,“我们鹰游纺机公司的一把手30多岁,很能干,从工人干起,先后历任车间主任、厂办主任、生产科长、副厂长,如今已经是一把手。”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坐而论道,是成不了气候的。” 张国良说,跟这些书生在一起,也得有点江湖义气,这些年也不是完全没有人才流失,但极少极少。“做碳纤维这一帮人,12年前到现在,关键的技术人员一个都没走,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他们总结,这些小孩子都怕我这个董事长兼总工程师,不干还不行,但我就是讲义气,我的学生找对象,很多时候都是我来给他们证婚,我还是连云港市的名牌证婚人呢!”

  本报记者 孙 庆 杨频萍 张 宣

标签:张国良;碳纤维;印染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