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中科院院士薛永祺:青年人做科研要持之以恒
2018-09-19 07:19: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杨频萍  
1
听新闻
 
薛永祺

  “遥感,就是通过探测地表物体发射和反射的电磁波,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实现对物体的远距离识别。”从高空遥感矿藏到嫦娥一号探测月亮表层地貌,先后完成“红外细分光谱扫描仪”“超光谱成像仪”和“三维成像仪”等项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薛永祺让千里之外,甚至万里之外的物体,都逃不过“遥感”这双“天眼”。“最近遥感技术还将用于探秘火星。”

  “我们国家的这个领域,可以说处于国际先进地位。” 采访中,薛永祺院士尤为自豪地提到了今年5月我国发射的“高分五号”卫星,世界上第一颗大气和陆地综合高光谱观测卫星,也是我国光谱分辨率最高、定量化性能最高、探测手段最多的卫星。

  “卫星搭载的六大神器之一,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就是我所在的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承担的,在705Km轨道高度上的飞行,相机每90分钟左右从南极到北极绕地球一圈,一天绕地球近15圈,可以对地球上任何区域进行观测,与国际上经典的高光谱相机相比,该载荷幅宽提高8倍,光谱数增加近百个,信噪比提升近4倍。”薛永祺告诉记者,这款相机能在36000多公里外看我们东半球的整个气象情况,其综合性能和主要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如今遥感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农业、林业、气象监测、河湖水质监测和治理中,“比如我们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搜集的数据,可以去判断哪块地可以种苹果,哪块地能种棉花。农业对播种、施肥、灌溉都能实时监测,甚至每一块地里小麦蛋白质含量都能知道,能预测未来的产量。”

  “希望下一步,我们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与地方发展更加紧密结合,我们目前在启东建立了一个光电遥感中心,加快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为国内外相关领域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目前在手合同金额已超过5000万元,各合作项目将有力推动光电遥感系统及光电遥感应用等技术的产业化。”

  多年创新实践,薛永祺深感人才的重要性,他每年都会到长三角地区的中学,面向高中学生做科普。“我们所里还联合复旦大学,拟了13个题目,比如说市场上各类LED灯哪种不伤眼睛?再比如说橄榄油真假如何辨别?我们就让学生们到我们实验室来做实验寻找答案,青年人从小就要动手动脑,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科学分析的能力。”

  青年人做科研,薛永祺最强调坚持和信念,他举了个例子,“去年微信六年来第一次更换了启动的背景图片,所用的那张地球图片,不再是美国航空航天局所拍摄的非洲大陆,而是国际上技术领先的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星,在离地球3.6万公里之处,所拍摄的地球东半球云图。”薛永祺自豪地说,卫星上获得图片的仪器正是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研制成果之一——由他导师匡定波先生带领的三代人共同完成的。“三代人去完成一项技术,所以我说青年人做科研要持之以恒,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克服种种困难,充分利用身边资源,做出你自己能贡献的事情,这就足够了!”

  本报记者 杨频萍

  本报实习生 许 玉

标签:光谱;技术物理;遥感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