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专题2017 > 1+13环省行 > 徐州 > 徐-聚焦 > 正文

0

生态徐州的“美丽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07-17 18:35:00
站在绿色跑道上,徐州加速前行。“十二五”以来,全市加快产业提档升级,有序淘汰落后产能;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对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坚决予以淘汰、关闭、转产,主城区范围内全面淘汰燃煤锅炉。同时加快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建设一批独具特色的风情小镇,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

  ◎本报记者 魏宁

  省委常委会会议指出,徐州要着力提升城市承载力和吸引力,从硬环境和软实力两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内涵,强化特色,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5月3日至4日,省委书记李强在徐州调研时强调,生态环境已是徐州的突出优势,要倍加珍惜生态资源,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让生态优势成为发展的竞争力。

  2016年,徐州荣获国家首批生态园林城市,名列第一位;2017年年初,徐州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名列“2016年中国人居环境奖”“综合奖”首位。

  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曾经灰蒙蒙、脏兮兮的老工业基地徐州,实现了华丽转身。

  撕掉了“煤城”的旧有标签,生态已经成为徐州一张靓丽的名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科学论断,在徐州广袤大地,正在生动地实践着。

  甩掉生态“包袱” 老工业基地凤凰涅槃

  100多年的煤炭开采史,曾被列入全国11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之一,留下35万亩采煤塌陷地,在徐州发展史上,生态之殇成为难以抹去的痛。

  转型,身背发展重担的徐州,开始了新的一轮发展历程;生态修复,成为摆在徐州转型发展路上的最大难题。

  近十年来,徐州每年财政投入生态项目建设资金30亿至50亿元,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从8年前开始,市区采煤塌陷地实施生态修复,昔日荒凉的塌陷之地衍变为今天的九里湖、潘安湖等湿地景区。“十二五”以来,我市加快产业提档升级,有序淘汰落后产能;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对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坚决予以淘汰、关闭、转产,主城区范围内全面淘汰燃煤锅炉。

  故黄河穿城而过,绿地、公园星罗棋布;曾经的龙须沟变身国家水利风景区;奎河、三八河等实现生态大变样。九龙湖、劳武港等昔日煤港,如今建成了开放式休闲生态公园。目前,我市已创建云龙湖、故黄河、潘安湖、金龙湖、丁万河等5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7个省级水利风景区。

  2010年开始,徐州大力推进“二次进军荒山、让荒山披上绿装”工程。经过5年努力,全市已累计完成荒山造林10.3万亩,为400余座宜林荒山披上了绿装,实现了全市荒山绿化全覆盖,在全国开创了石灰岩山地造林的成功范例。

  生态文章,在徐州越做越大。我市还对云龙湖小南湖实施退渔还湖工程;对金龙湖、大龙湖、玉潭湖等实施扩湖增水,并建成公园绿地。我市先后对18万亩采煤塌陷地、3.4万亩工矿废弃地、43处采石宕口实施生态修复,全市累计新增造林65.5万亩,林木覆盖率提高到32.5%,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6%,由全省第7位跃居第2位。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生态标签深深地烙在了徐州这片土地上。

  打上绿色“标签” 走好转型发展之路

  5月10日,在省委、省政府召开的苏北发展座谈会上,省委书记李强强调,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就是要把生态作为苏北发展的根本依托和最大优势,摆在首要的位置,着力发展绿色生产力,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

  每逢周末,贾汪区潘安湖景区,游人如织。曾经的采煤塌陷地经过修复治理,成为了4A级景区。地处潘安湖边的马庄村,借力景区的带动优势,主打民俗特色和旅游经济,上百名村民到景区打工,村里的民俗艺术团每年演出200多场。“挖煤贾汪”已经变成了“旅游真旺”。

  站在绿色跑道上,徐州加速前行。“十二五”以来,全市加快产业提档升级,有序淘汰落后产能;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对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坚决予以淘汰、关闭、转产,主城区范围内全面淘汰燃煤锅炉。同时加快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建设一批独具特色的风情小镇,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

  鼓楼区依托龟山汉墓和探梅园,在整治一新的丁万河边建起龟山小镇;吕梁山度假区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悬水湖景区获批4A级景区,新增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8个,倪园村成为全国“最美乡村”,铜山区旅游收入连攀新高;邳州市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实施“标准化+”战略,推动银杏苗、树、果、叶、药、景的全产业链开发,走出了一条以高新技术为引领、产业链条为纽带、绿色经济为特色的产业发展新路子……

  伴随着“生态名片”越来越靓,发展要素在徐州加速集聚,加快徐州产业转型步伐。华为、微软、IBM、软通动力、大唐电信、甲骨文、中科曙光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布局徐州。7月5日,中国(徐州)国际服务外包合作大会隆重开幕,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的408位客商参会,23个项目集中签约,投资额达77.9亿元人民币。徐州把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作为推进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后发赶超,服务外包产业实现了倍增式发展。

  如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成徐州上下的共识。

  放大生态优势 擦亮“一城青山半城湖”的金名片

  徐州市委、市政府着眼长远,把生态作为发展的根本依托和最大优势,树立起生态文明建设更高标杆。

  我市把融入江淮生态大走廊作为生态建设的龙头工程,重点规划布局“两轴、两湖、10个生态特色片区、20个生态敏感点”,打造生态景观、综合交通、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吧、文化旅游“五个走廊”。打好治气、治水、治土三大攻坚战,让徐州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山水资源是徐州转型发展的宝贵资源。我市将统筹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编制完善采煤塌陷地、工矿废弃地整治利用规划,推广潘安湖修复治理模式,全面修复治理35.05万亩采煤塌陷区,努力成为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生态再造的样板。而在淮海经济区,9个资源型城市、6个老工业基地,普遍产业结构层级偏低,生态欠账较多。徐州变灰色为绿色的经验做法,必将为全国同类型地区全面振兴转型提供有力示范。

  肩负新使命,徐州将切实发挥“三个作用”、推进“两聚一高”、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全力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全国老工业基地振兴示范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宜业宜居的民生幸福城市。

  我们相信,徐州这座千年古城必将焕发更加耀眼的光芒,在绿色跑道上跑出令人自豪的“徐州速度”。

标签:

责任编辑:王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