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东,“遇见”最美南京
昨天,苏南5市采访团记者顶着高温,在老门东景区采访。 本报记者 冯芃摄
7月20日下午,参加“砥砺奋进的五年看江苏如何践行‘强富美高’——1+13省市党报全媒体环省行”大型新闻行动的苏南组记者来到南京门东历史街区,触摸这座城市的文化脉动。
葱绿的植物,爬满斑驳的墙体。偶有色彩艳丽的小花点缀其间,配着青砖灰瓦马头墙,便是岁月静好的模样。
古色古香的牌坊,上书“老门东”三个大字,苍遒有力。对南京的印象,便被牌坊内那片街巷井然的青砖灰瓦所刷新——原来,除了秦淮河、雨花台、明城墙,古都的页码上还留存着烟火气的篇章。
千秋人文萃集一地,百代风情香馨流远。老门东位于南京城南核心区,自越国建城(前472年)肇始,及至民国初年,始终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繁盛之地,有“城之心、市之源”之称。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母体”如何从容解答“发展与保护”这道难题?南京怀着“对历史敬畏、对文化崇尚、对先人感恩”的态度,交出的答卷可圈可点。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执行,老门东街区空间肌理完整呈现。20日,在门东街区游客中心,南京历保集团副总经理黄洁为我们详说“老街故事”。已实施保护的门东历史街区,北至剪子巷、南至明城墙、西至“门东长乐渡”、东至双塘园及江宁路,总占地约15万平方米。2010年,南京启动对街区的保护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
走在箍桶巷,街区据此为中轴线,向两边铺展开来:西侧为旅游服务区、工业遗迹时尚活力区及博物馆,东侧则布局特色民居客栈、艺术家工作室、蒋百万故居陈列展及沿城墙根的文化休闲地带。
烈日下,时有新人在街区取景拍摄,在时光穿越中共祝爱情地久天长;也有民国服饰打扮的青年男女,在反光板前寻找光阴的故事;更有外地游客不顾炎热慕名而至,在小巷中走走停停,触摸老南京的岁月纹理。
修复过程中,街区内的1处省保、46处传统老建筑、8处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在街区,可邂逅蒋寿山、傅善祥等名人故居,可参观上江考棚、骏惠书屋、芥子园等古建筑,可作客位于三条营边营等街巷中的古民居院落群,亦可自赤石矶登上明城墙一览街区风貌……
有灵魂的街区,应该是“活着”的。“逛街、观宅、登城、亲水”八个字,就是激活老门东的密码;而科学合理的业态布局,让老门东找到“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点。在老门东已引进的100余家商户中,有德云社、银兴菲林影城、先锋书店等文企,老字号汇聚的“南京味道小吃街”,更让街区充满“老南京”的韵味。迄今,门东历史街区累计接待游客约2500万人次,完成部省市级接待2033批次约4万人次。
历史与现代,在老门东轻轻一握,交相辉映。这片城市文化新景,成为市民及游客的“心头好”:青年人爱上这里的时尚、小资情调;老年人在这里散步怀旧;外国人则在这里感受体验中国传统文化……老门东,借岁月的故事触动你内心最柔软的部分,然后,记住南京、爱上南京。
因为老门东,六朝古都的文化积淀,不仅仅存在于明皇宫的瓦砾废墟中,还镌刻在寻常人家的市井生活里。从点到面,串珠成链,“整体保护、有机更新”,被重新激活的老街区,打造秦淮文化新景,在唤醒南京人城南记忆的同时,也让外来客在这里“遇见”南京。
无锡日报全媒体记者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