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现代农业产业链活力迸发
近日,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近4000名学生吃上了由中央厨房提供的学生餐。“所用食材都来自公司自有基地,由‘中央厨房’统一制作,通过专用车配送到学校。”中央厨房项目建设单位、江苏百斯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配餐范围扩大到2万余人。
“从田园到餐桌”,这种农业发展新模式是淮安区在生产端、加工端、销售端精准发力,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缩影。
生产端:培育主体规模发展
夏粮收割如火如荼,往年,这是泾口镇农民赵文兵最忙的时候。如今他却成了闲在家里的人。“自从加入了合作社,从育秧、种植到收割、烘干,几乎不用烦神。”赵文兵喜滋滋地说。
赵文兵加入的根本农机合作社,成立4年已发展社员52户,流转土地7819亩,订单种植1.1万亩,还建立了200亩的有机稻种植产业园。拥有大型农业机械30多台,日烘干300吨的粮食烘干中心一座,日加工150吨精米生产线一条,仓储能力1.6吨,可为近百户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
“合作社由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农户可以带机入社,也可以带地入股,生产、销路都不愁。”负责人赵国锋告诉记者,合作社从成立到运营到发展,每个环节都有农业部门的专家指导,帮助稳定土地流转关系,分析经营状况改善经营模式,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2016年,合作社被评为全国示范社。
截至今年4月,全区建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500多个,家庭农场530个,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8户,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1户,家庭农场规模经营面积21.67万亩。
加工端:补链
招商
连接产销
走进苏食二期项目现场,冷库制冷设备安装到位,主要生产设备即将进场安装。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新增销售收入6亿元,入库税收2500万元。
苏食肉制品公司是淮安区农业龙头加工企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导致生猪需求量增加。围绕该公司肉制品深加工及物流中心二期项目,淮安区引进了台湾慕德和中粮肉食共同投资的生猪养殖项目和广东温氏食品投资5.2亿元的大胡猪场项目。
“养殖规模达到80万头,同时也带动了本地饲料生产企业的发展,形成了生猪养殖、饲料生产、生猪屠宰、肉制品加工、运输及销售全产业链。”区经信委项目帮办人员介绍。
近年来,淮安区一方面围绕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及农业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推进粗放型加工向精细化制作转变,农业主导产业产业链不断延伸。截至5月底,全区共有在建农业项目47个,是去年同期的166.7%。另一方面,鼓励圣玉、玉禾、鹏润等优质稻米加工企业,苏食、外婆家等畜禽、水产加工企业,奥斯忒、金都等食品生产企业,与种养大户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自建或与种养大户共建生产基地,实现产加销的高度连接。
销售端:品牌打造网上热销
日前,记者来到淮安金都食品有限公司展销大厅,“叮咚”声此起彼伏,10多名工作人员忙着接订单、发货。公司负责人杨建元向记者介绍,自从公司产品淮安茶馓捧回了2016淮安名特优农产品展销推介会“最畅销奖”,网络销量上升了近两成。
淮安区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以畜禽水产养殖等区域特色农业及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为重点,加大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和保护力度,不断规范注册商标使用及转让行为,为农产品品牌撑起“保护伞”。目前,全区拥有农产品商标200多件,其中新培育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52个。
品牌农产品走出深闺,“互联网+”助了一臂之力。近年来,淮安区鼓励电商产业向农业领域延伸,推进淘实惠、供销e家、卖货郎等农村电商平台建设,让本地农副产品通过网络“飞”向全国。今年前5月,该区农副产品网上交易额较去年上涨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