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牢固确立系统性思维,加强整合性谋划和有机组合型实践,将生态环境问题与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保护、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文化教育、生态合作治理、公众生态参与、生态信息公开透明、生态治理过程论等紧密联系起来。
从近期主题看,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地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进一步加深对当前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思想认识。压实工作责任,按照分级负责、全面负责、责任到人的要求,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压力和责任不折不扣地落实好。深入摸排整治,确保不留下死角和盲区。严格整治措施,确保全面提升整治标准和成效。加强动态监管和媒体曝光,形成舆论氛围和高压态势,以实际行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从根本目的看,要打好环境权益保卫战。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实质上是保障人民群众在安全、舒适、健康、干净、美好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和享受的权利。它体现了党政部门对人民群众基本权益的重视以及对人民群众生命价值的尊重,体现了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价值取向。推进江苏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不仅关系到代内的环境权益,而且还关系到代际的环境权益。
从本质特征看,要打好深化改革的体制战。进一步健全环境治理的科学决策和责任制度,细化绿色考评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生态资源价格制度、用途管制制度,严格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以立法形式确定生态环境红线以及管理制度,科学划定生态环境红线。将生态公正原则与社会公正原则紧密地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市场化和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从深刻蕴涵看,要打好提升文明素质的文化战。只有看到环境危机体现了人的危机和文化的危机,才能充分地认识生态文化对于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要大力倡导生态文化,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在全社会牢固地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以此夯实生态文化软实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促进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广为流行。
从协同攻关看,要打好统筹协调的整体战。大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环境治理多元主体构成的共同体,推动形成党政部门联动以及与企业、公众组成联盟的大环境保护和大环境治理格局。大力构建区域生态合作共治的共同体,构建跨区域的生态合作共治联盟,改变各个区域“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状况。理顺职能部门的条块分割关系,构建与生态环境治理相适合的职能配置科学、组织机构合理、运行高效顺畅的生态环境治理体制。
从依靠力量看,要打好公众参与的人民战。江苏推进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和群众路线,确立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动员社会各界公众广泛参与,通过开展创建绿色党政部门、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通过培育壮大绿色民间组织,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为一场意义深远的人民战争。
从基本原则看,要打好全程公开的透明战。要及时准确披露各类环境信息,扩大公开范围,保障公众知情权。坚信信息公开是一种强有力的力量,信任来自信息透明。通过运用智能化手段和通过信息公开的各种平台,切实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信息开放程度,使重大环境信息及时为人民群众知道,重大环境问题要经过人民群众广泛深入讨论,保障人民群众对于环境治理的知情权、话语权、表达权、监督权和决策权。
从发展过程看,要打好久久为功的持久战。无论是党政部门,还是专业部门或非专业部门,都应确立以自然为师的思想,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高能力水平,促进环境治理主体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外行变为内行,促进环境治理主体在遵循客观规律基础上,始终保持定力、持续精准发力,通过久久为功的艰苦努力,不断谱写建设美丽江苏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光辉篇章。
(作者为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