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讲坛
宿豫是宿迁中心城市“一体两翼”的东翼,近年来我们以优居强村兴产富民为导向,实施鼓励农民进城入镇等系列措施,创成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等特色品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基础、探索了路径。
以系统化思维进行谋划。宿豫乡村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房屋占比70%,接近15%的房屋常年无人居住,农民改善居住条件愿望强烈。为此,我们把城镇村联动作为主攻方向,协同推进人的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精品化建设电商名城,推动乡镇分类特色发展,并对1093个自然村进行重新规划,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我们把点线面结合作为具体路径。点上,优选一批村庄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庄。线上,重点培育香溢王庄、梨园人家、水韵双河、活力朱瓦、田园河西等五朵金花特色组团。面上,对六塘河流域实行产业、社区、生态、文化、旅游一体推进。同时,把发展全域旅游贯穿乡村振兴始终,打造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以集成化理念统筹推进。一是加强政策引导推进集中居住。按照不强制、重引导、多支持等思路,引导农民自愿能进城不留镇、能进镇不留村,构建3个1/3梯次人口布局。2016年下半年以来搬迁农民6382户,其中4329户选择进城入镇、2053户选择集中居住。二是突出效益导向发展高效农业。区级层面重点打造近郊10万亩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核心区,镇村层面深化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培育,培育效益高的富民产业。三是系统安排优化人居环境,以村庄环境整治等为重点,以水环境流域治理为抓手,擦亮乡村振兴最美底色。四是对照标准提升公共服务,集成布局文体活动、社会治理、脱贫致富等功能载体。
以项目化方式推动落实。比如,去年我们实施镇村建设小镇客厅、精品示范街、公益性墓地等10项工程,今年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方面党建融合创新等10件事,都采取项目化推进。为解决基层在资源整合上的局限,区级成立乡村振兴委员会和办公室,并实行“五个一”挂钩联系机制。
宿豫乡村振兴已取得初步成效。一是盘活了农村休眠资产,10个特色田园乡村复垦整理出耕地4956亩,平均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持续稳定收入15万元左右。二是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关注点在向农村聚焦、资金向农村富集、项目在农村落地、人才向农村集聚,三产融合发展效应逐步显现。比如,去年落户乡镇的国泰集团3个项目,每个可以吸纳1000余人就业,为每个乡镇带来1000万税收。三是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有了较大提高,初步探索实施了精准脱贫“3212”工程。
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推进优居强村兴产富民,宿豫有这样的体会。首先,保障农民利益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底线。乡村振兴,实际是一次农村资产资源的盘点整合、优化配置。在产业发展上,既要招引带动性强的高效农业项目,又不能简单搞土地规模流转,还要让农民参与进来,比如我们正在新庄试点的生产、供销、信用合作。在增减挂钩中,既要保持征收补偿连续性,又要与建设成本挂钩。既鼓励进城入镇,又提供兜底保障。既要加大拆的进度,又要加快建的进度。其次,基层组织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没有坚强有力、一呼百应的基层党组织,没有思路清晰、精明能干的乡村干部队伍,乡村振兴就会很难落地甚至出现偏差。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我们坚持区乡村联动谋划,分步实施了一批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项目,打通了制约乡村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比如,幸福大道的建设,串联了沿线生态旅游资源,成为了一条观光绿道、康庄大道。最后,坚持以农民为主体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乡村振兴,不是大包大揽、大拆大建的行政推动,而是群众参与、自下而上的自我振兴。我们坚持行政推动与发动群众双向互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村庄规划建设、高效农业发展、环境整治等,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唱主角、当主力,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作者为宿迁市宿豫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