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赵宇亮 (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
学术界
目前,中国科技创新能力虽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整体差距仍然很大,中国科研人员的辛勤劳动付出与科技创新效能还不成正比。影响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表面因素可能很多,但要因不多。
社会文化因素:科学精神不足、科学积累有限,限制了科技创新
科学源于思想,没有新思想的指引就不可能有科学技术创新。客观上,与欧洲400年持续不断的科技积累相比,中国真正意义上不间断地大力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仅有40年,“积累”不只是看得见的科学数据、科技成果,更主要的是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思维以及创新理念、创新文化、创新环境等内在本质方面的积累和传承。在科技发达国家,这些理念的本质已经流淌在科研者和管理者的血液里,中国至今仍然没有完全形成适合创新的优良环境。例如包括科技管理在内的所有管理方式,基本停留在“管人”而非“管理”的阶段。科技管理的本质是为科研人员理顺各种关系,为他们营造更加安心专心、静心精心于科学研究的环境氛围,这样才能促进科技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科技创新的效能。
学者品位因素:“一年磨十剑”与“十年磨一剑”不能一概而论
针对科学发现的前沿基础研究,需要研究者跑得越快越好,追求的是“最快”,因此速度很关键,有时的确需要“一年磨十剑”才能先人一步。然而,针对技术创新转化的应用研究,需要研究者跑得越稳越好,追求的是“最好”,需要“十年磨一剑”才能“一剑破壁”。
对于基础研究,不应该鼓励跟在别人后面“仿造剑”的思维方式。不可否认,中国现行的科技评价和人才评价的基本思路,对中国科技过去30年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形成了“翻造”“模仿”“跟跑”型研究风气。但现在“原创”成为新时代的要求。此外,使用评价基础科学研究的(论文)指标去评价其他领域(如工程、技术、教师、医生等)的研究,已经成为阻碍这些领域发展的要因。中国建立符合科学特点的实事求是的分类评价方法,尤为迫切。
政府管理因素:科技创新,无法在缺乏相互信任的环境中实现
中国科技创新的良性发展需要充满信任的宽容环境。如果不信任管理者,管理者就不敢担当;不信任科学家,科学家就不敢去做有难度、有风险的研究课题。中国的管理时常以“个案”否定“整体”,这对创新生态的破坏力极强。中国学术界的主流是勤奋努力的,如果发现学术不端行为,应该严惩“犯事者”,而不是牵连科技管理者,更不要株连整个学术界,除非有证据证明共谋者。如果科学家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国家的创新能力何来?
生存压力因素:生存压力过大,导致创新能力下降
科研资助体系存在过度市场竞争,致使科研人员压力很大。科学创新必须先有思想才有科学,思想来自深思,深思需要静心,静心源于宽松环境,而过分的压力就不利于宽松环境的营造。住房购租、孩子上学等现实问题,一直是创造力最强、创新能力最旺盛的青年学者们的不小的生存压力。科研创新需要“科学家内心对科学发现的期盼和对技术卓越追求”的内在压力,而不是来自外部环境的生存压力。
《科技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