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科技周刊·举科技大旗·吹创新号角②210个项目喜获省科学技术奖 自主创新,大有之年
2018-08-29 07:32: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王拓 王甜 吴红梅  
1
听新闻

  8月28日,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南京隆重举行,210项具有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喜登榜端。这些凝聚着我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智慧的获奖成果,成为助推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据了解,此次获奖项目创新水平高,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230件,在实现重大技术突破的同时,为全省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获奖项目中,企业主持完成的有99项,占项目总数的46%,获奖项目由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同实施的超过70%,企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凸显。另外,资源与环境、农业与林业、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获奖项目占总数的31%,有利于提升百姓幸福生活指数。

  让物联网像人 一样聪明有“智慧”

  科研项目要“顶天立地”,前瞻性的探索永远不能停止。南京邮电大学牵头完成的“物联网环境下面向服务的虚拟化协同网络关键技术及系统应用”,就是一个面向未来的重大课题。

  “物联网把物物连接起来以后,却不能像人一样思考和行为,我们希望改变此现状,让物联网也能够像人一样有智慧。”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研究院院长朱洪波教授说,该项目成果是探索研究一种未来的信息网络,使得网络能随着业务需求和环境的变化,去满足不同业务的需要。“目前已经初步实现了可以变化的网络,可突破网络的接入,按照业务需求协同使用多种网络;网络能够根据资源和业务特征进行动态分配;网络结构能够动态重组。今后的网络,应该和人的神经系统一样,越来越智能,这还有一些遥远,需要我们加倍努力研究。”

  这项成果提出了满足物联网环境下复杂用户服务需求的虚拟化服务网络体系架构以及智能化信息服务技术方案,研制完成了一种可软件定义的多域虚拟化网络协同控制系统。朱洪波说,项目成果有效提高了物联网环境下无线网络的传输效能和服务能力,在多种信息服务产品中得到规模化应用,提高了企业生产及经营管理能力,在城市安全管理、智慧轨道交通、环境监测、抢险救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做超大规模电网 优化决策的“大脑”

  电力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用电负荷的增长、电网规模的扩大以及运行形态的复杂,对电网的实时运行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领衔研发的“超大规模省级电网运行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破解的就是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区外来电显著增加下的电网运行和支撑系统的可靠性难题。

  “如果说调度是电网运行控制的指挥中枢,那么,调度控制系统就是支撑调度实时运行须臾不可或缺的手段,它是电网优化决策的‘大脑’、感知电网运行状态的‘双眼’和实时控制电网的‘双手’。”南瑞集团党委委员、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宗强说,譬如在电网实时平衡控制方面,项目团队率先实现了省地两级控制策略的优化计算、自动下发和并发控制,“将百万千瓦级负荷控制时间从以往的数十分钟及以上缩短到一分钟内,彻底解决了大功率失去后电网运行状态快速恢复的重大难题,降低了发生相继故障甚至大面积停电的风险,保障了特高压直流的安全运行。”

  郑宗强说,项目团队还将云技术引入到调度控制系统中,将调度控制系统实时数据处理能力从传统的8千个提升至国际领先的10万个,实现了电力实时数据高速并行处理的重大技术突破。目前,这一项目成果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今,项目成果已成为保障电网安全运行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实现了调度控制技术的引领,节省投资、减少停电损失等超过15亿元。”

  为南水北调工程 “保驾护航”

  南水北调工程是举世瞩目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水利基础设施。由江苏大学牵头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大型高性能低扬程泵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保证了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及大中型泵站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为维护我国的水资源安全、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

  “低扬程泵主要包括轴流泵、混(斜)流泵和贯流泵这三种典型泵型,是整个东线工程的核心动力‘心脏’。”江苏大学原副校长、现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介绍说,我国低扬程泵站的总装机容量及规模居世界第一,项目组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解决了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难题,实现了大型高性能低扬程泵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

  “江苏大学在低扬程泵的研究方面一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发明了我国第一个适用于水力机械叶片设计的新翼型,结束了长期使用国外翼型的历史。”施卫东说,成果已转让荷兰、日本、德国等世界泵业巨头及骨干企业100余家,产量约占全国同类产品总产量的60%以上。

  融合式光纤传感技术 让河流山川有“感”

  近年来,我国在国防、能源、交通、通信等领域的大型工程建设显著增长,拥有世界最多的桥梁和最长的公路,以及超过12万公里的油气管道。然而,在长期服役过程中,这些大型基础设施由于受到外力和环境侵蚀,极有可能发生灾害。

  针对重大装备受扰动后的安全隐患,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教授张旭苹及其团队开发了基于单源单纤的多参量分布式同步感测技术,极大地降低了传统分布式光纤传感设备的漏报率和误报率。

  “我们的项目基于连续分布式光纤传感原理,该技术能够分析和判断扰动源的位置、大小、频率和性质,实现对破坏性振源的连续分布式感测。”张旭苹告诉记者,项目组开发了极端工作环境下微弱信号的捕获技术,降低了系统对激光器性能的苛刻要求,显著提高了测量精度和距离。他们开发的基于既有光纤的扰动场监测技术,解决了城市难以开挖、铺设传感光缆成本高、时间长等难题。

  项目组已采取技术转让、委托开发、授权使用等方式,将成果应用于国防、通信、能源、交通等重要领域。目前,该项目累计新增产值5.97亿元,新增利润1.55亿元。

  快速免疫检测技术 确保人们“放心吃”

  绿油油的青菜、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橘子……这些颜色艳丽、新鲜可口的果蔬,经常因为农药残留问题而使人望而却步。而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化肥、农药对病虫草害进行预防和救治。农药残留是农产品施药后难以避免的现象。

  针对农药残留问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所长刘凤权及其项目团队以其快速免疫检测技术,在半抗原分子设计、高性能生物识别材料创制、快速免疫检测技术与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们项目组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免疫检测技术,在现场筛查和大量样本快速检测中具独特优势。”刘凤权告诉记者,项目组创建了快速、灵敏、准确、可视化的农药残留快速免疫检测技术,实现了对单个农药的特异性检测和多个农药的同步检测。目前,项目组研发出农药残留快速免疫检测产品21个,广泛应用于农产品的生产、销售、进出口和市场监管中。

  近两年检测样品124.1万份,新增销售额979.3万元,节约成本5671.82万元,挽回损失4.71亿元……项目成果为我国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干细胞治疗技术 让肝功能衰竭不再困扰

  肝病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相比于传统药物治疗,肝移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目前我国供肝严重短缺。

  “我们项目就是通过干细胞技术来解决干细胞移植的机制和临床转化的难题,解决生物人工肝的种子细胞问题。”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普外科副主任施晓雷及其团队,通过干细胞移植和生物人工肝临床转化,解决了肝功能衰竭临床治疗的国际难题,为患者带来福音。

  “针对目前干细胞移植存在的困境,我们完成了自体MSCs移植治疗肝衰竭的临床转化。”施晓雷说,该项目是在国际上首次建立原代肝细胞与MSCs共培养体系,并完成基于该体系的生物人工肝临床转化。

  在干细胞移植的机制研究和临床转化、共培养体系种子细胞的构建及临床转化、人源化种子细胞的大规模扩增及临床转化这三方面,该项目体现了干细胞相关技术治疗的创新性,已在国内近20家知名医院进行了推广应用,持续为肝衰竭治疗开辟新的道路。

  新材料产业 助力高新技术升级换代

  复合材料风电叶片、玻璃纤维及制品、锂电池隔膜、高压复合气瓶……这些听上去酷炫新锐的产品均出自一家新材料公司——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我们承继了三个国家级科研院所四十多年的核心技术资源和人才优势,是我国特种纤维复合材料行业的技术装备研发中心,也是我国国防工业最大的特种纤维复合材料配套研制基地。”中材科技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总经理陈士洁介绍,中材科技积极进行产业技术升级与结构调整,引领着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的技术发展方向。

  紧扣航空航天、国防军工、能源交通、资源环境等应用领域,中材科技坚持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高效低阻覆膜滤料、高强度玻璃纤维滤纸、立体织物、高强玻璃纤维制造整体技术等已经达国际先进,其中核心装备与部分产品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我国高性能玻璃纤维的技术进步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对实现我国关键共性基础原材料自主保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最重要的是自主研发能力。”谈及技术创新的核心,陈士洁坦言。据了解,中材近3年获得专利97项,其中发明专利72项;申请专利96项,其中发明专利82项。“今后,公司将继续开发新能源、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油气开采储运等领域的新材料,走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之路,助力江苏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陈士洁表示。

  本报记者 王拓 王甜 吴红梅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