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并明确指出“中国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要不要开放、要什么样的开放、如何更好推动开放等重大时代命题。具体而言,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新要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发展不起来的,无论什么国家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落后必将挨打。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充分表明了中国实行开放发展的决心、信心、恒心。对外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不仅要坚持,而且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格局中更好地坚持。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加快流动,各国经济科技联系更加紧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依靠自己力量解决所有创新难题。必须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动自主创新。只有充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国内外科技创新理论与实践的前沿领域,才能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创新节点和网络,实现自主创新的重点突破,由“跟跑”变“并行”和“领跑”。
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开放。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成绩来之不易,头脑必须清醒冷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对外开放,而是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应对国际经贸摩擦、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的能力还比较弱,运用国际经贸规则的本领也不够强,需要加快弥补。”这充分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是大而不够强,行业全而不够优,企业多而不够精,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如何开放是海内外企业家最关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了这样的全面论述:一是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海内陆开放优势互补,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二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推进外贸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三是坚持开放创新。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提高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四是加强互联网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开放和自主的关系,主动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进程。五是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六是深入参与全球化进程,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七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人才、信息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引进来解决了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急需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等问题,学到了先进经验;通过走出去开阔了视野,认识到了差距,了解到了国际市场的需求情况,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实现了贸易带动增长的发动机效应。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新的矛盾、新的风险、新的挑战依然考验着我们。应该看到,一方面,支撑高水平开放的体制和力量仍显薄弱。40年来,我国经贸体制日益完善,对开放型经济的支撑与服务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对外开放进入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加均衡的阶段,从早期引进来为主转为大进大出新格局,但与之相应的法律、咨询、金融、人才、风险管控、安全保障等都难以满足现实需要,支撑高水平开放和大规模走出去的体制和力量仍显薄弱,需要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完善和提升。另一方面,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开放合作能力还不够强。虽然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大而不强,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不强。总体上看,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创造新产业、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远远不够,产业还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因此,我们必须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规则制定能力。
(作者为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