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科技周刊·星光】为战舰装上“火眼金睛”
2018-08-01 07:17: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你在茫茫戈壁、无边大海上做试验,几月如一日,觉得苦吗,值吗?”被问及此类问题时,中华神盾雷达副总设计师邢文革丝毫没有犹豫和怀疑,坚定地回答:“苦是锤炼,累是磨练。是科学之美,吸引我为她献身。”

  从懵懂少年到军工骨干,从雷达“门外汉”到首席专家,南京气象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82级校友邢文革实现了人生飞越,近日他回到母校参加毕业典礼时,为学弟学妹们讲述了自己成长奋斗的青春。

  邢文革成长在农村,小时候特别爱看战争电影,一身戎装是他少年理想的寄托。高考那年,他曾有机会保送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却因体检不过关,与实现军人情结失之交臂。大学毕业后,他服从组织安排,被分配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跨专业、跨行业、跨领域,他的工作和所学专业相去甚远,如今的他形容“像是青春的一次押注”,但当他知道十四所是国内军工电子翘楚时,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还是为军队服务!”

  刚工作的邢文革有些迷茫,听雷达相关专业术语像在“听天书”。邢文革从零开始学习雷达领域的基础知识,废寝忘食是常态,日子过得比上大学还辛苦。工作时,他利用参与产品研制的机会,学习工程设计知识;工作之余,他经常骑着一辆叮当作响的自行车穿梭于图书馆、资料室,“产品研制需要什么,我就学习什么,在‘干中学、学中干’。” 几十年来,邢文革一直深刻记得入所教育时张光义院士语重心长的教导:“学生时代的学习更多的是被动地学,而从事科研工作必须要主动地学,不论事情大小、工作难易,对于你们都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冲劲和在校打下的扎实的数理基础,邢文革很快建立起了雷达专业的知识体系。“每当沉浸在科学研究之中,想象着与科学巨匠们在靠近,感受着科学的奥秘和魅力的时候,我的内心总是充盈着幸福和激情。”

  1997年,“中华神盾”立项,那时国内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可借鉴技术,没有可参考经验,研制难度极大,项目一直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国家安排的事,一定要做好!”邢文革一直牢牢记住母亲的这句教诲。2000年,邢文革临危受命,毅然承担下具有开创意义的“中华神盾”项目,担任“中华神盾”雷达副总设计师。

  解决长期困扰海用雷达的“海杂波”难题是项目最大的挑战之一,国内的一些专家曾作出“困难巨大,难以解决”的结论。“不解决‘海杂波’难题,就等于放弃了该项目的研制。”邢文革带领团队上船搜集杂波数据。刚上船时,邢文革因晕船经常头晕、呕吐,痛苦难耐。可是他还是坚持了下来,拉电缆、拧螺丝、调设备……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用三年时间解决了设备“晕船”的问题,终于逐步摸清了杂波的特性和规律,成功攻克了这一难题。“攻克类似难题,俄罗斯用了六年的时间、美国用了两年时间,而我们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

  2007年,雷达顺利完成研制,被命名为“海之星”。新型舰载雷达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有自主研制高性能相控阵雷达能力的国家。现在,“中华神盾”已经列装部队,它是我海军先进战力的标志,为我海军走向远海创造了重要条件。邢文革也因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本报通讯员 杨 硕

  本报记者 杨频萍

标签:邢文革;雷达;神盾;中华;研制;工作;火眼金睛;战舰;学习;杂波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