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思想周刊·智库】“非遗”活得好 要点新“道道”
2018-05-29 07:1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决策眼

  地方戏曲、民间故事、传统手工艺、传统美食、节庆仪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历经千年的精神记忆,延续了丰富多彩的风俗民情,反映了向善向上的审美情趣,发挥了惩恶扬善的教化功能,彰显了和而不同的文化特质,形成了难以磨灭的地方文化符号,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时移势易,社会快速转型、经济加速发展、消费需求多元,使得“非遗”时有人亡技绝的危险,其生存空间不断萎缩、传承者日渐稀少、年轻人与“非遗”渐行渐远是不争的事实,保护传承面临巨大挑战。活下来,才能传下去。“非遗”要想活得好,必须在传承的思路和对策上、主体和对象上、方法和手段上有新“道道”。

  传艺有新人,让“非遗”活下去。“非遗”能否传下去,关键在当地人,取决于年轻人。它既要有人才辈出的传承者,也要有乐此不疲的爱好者,更要有与日俱增的使用者。一是政策扶持留住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的要靠人的传承。不少“非遗”的项目和活动需要传承人耳提面命的传帮带,甚至手把手教。在落实“非遗”传承政策的同时,要以项目为抓手,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等形式,有针对性地排定传承项目,面向社会招标,使“非遗”有人肯做、有事能做、有钱可做。二是创新表达吸引人。“非遗”传承的最大困惑在于怕原汁原味没人喜欢,事实上,只要抓住“恒定性”的精髓,富有时代色彩的创意表达就会让“活态流变性”变得更加接地气、得民心。用创意表达引领“非遗”生活化融入、时尚化表达、社会化普及,开发出更多的富有时代特色、地方特质、个性特点的“非遗”产品和服务,会让人们爱上“非遗”,用上“非遗”。三是活动造势凝聚人。“非遗”并不是“高大上”的代名词,相反它是“人间烟火”的具体化。我们要以生活化融入为切口,利用传统节日,依托重要活动,既搭台唱戏,也借台演戏;既现场展演,也网络传播;既集中展示,也分散表演,使得“非遗”传承大小活动不断、各类展演不停。

  传技有新法,让“非遗”活自在。“非遗”传承有其自身规律,其渊源流长的历史、底蕴深厚的文化、丰富多彩的样式、与时俱进的演变,都充分说明了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城市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师徒之间口授心记的传统方法固然要继承,但更要探索契合新时代的传承方法,让那些巧夺天工的“非遗”代代相传。一是建名师工作室,打造传授新载体。相当多的“非遗”传承人在行业中是屈指可数的名家,他们都想在有生之年把自己的独门绝技传下去,但苦于没有办法,成立“文化名师工作室”可以有效化解传承难题。以一个“非遗”传承人作为领衔导师,配2名助手,再吸纳若干“非遗”爱好者。如果每个类别都建几个工作室,只要政府给予适当的工作经费保障,一个城市有几十个“文化名师工作室”,就会有几百个“非遗”传承人,这样又何愁后继无人?二是借助网络技术,建立传播新渠道。网络传播是时下最便捷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不少“非遗”传承人不再满足于口耳相传的原始方式,而是根据现代人的审美变化、生活节奏、阅读习惯,把“非遗”传承的全过程制作成视频放在APP、网站、微信、微博上,由于图文并茂、音频同步、动感十足,让受众耳目一新,有的标题十分传神,一下子抓住受众的心,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传授效果。因此,要鼓励“非遗”传承人拥抱互联网,用心表演,精心制作,把“非遗”生活场景搬到网络上,让网络世界成为“非遗”传播的新阵地。三是助力经济发展,拓展传扬新空间。“非遗”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稀缺的文化资源,“非遗”的发扬光大需生产性保护活态传承。近年来,一些地方围绕手工艺“非遗”生活化,瞄准市场需求,导入创意设计,从精神内涵、外在形象、实用功能都给“非遗”以全新的呈现,开发出人们爱不释手的文创产品。这给我们以启示,“非遗”传承一定要做到心中有人民,脑中有社会,手中有绝活,产品有创意,自觉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才有出路,才有“活”路。

  传承有新招,让“非遗”活精彩。“非遗”传承是时代命题、发展难题,也是亟需研究的课题。面对繁重艰巨的“非遗”传承保护任务,需各地出实招、新招、硬招。一是政策引导。对国家、省规定的“非遗”保护政策要落实到位。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消费需求层次变化,在人才队伍的培养、传承机制的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确定、重大活动经费补助、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文化消费市场的培育等方面出台务实管用的政策,树立支持“非遗”传承明确的工作导向,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给传承者吃“定心丸”。二是帮扶疏导。宣传文化系统的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把“非遗”传承保护作为自己的“必修课”,熟悉上级政策,了解“非遗”家底,按照“非遗”生活化融入的要求,主动与“非遗”传承人交朋友、结对子,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熟悉“非遗”传承流程,掌握“传承”关键环节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在活化、转化、产业化上下功夫,使他们的“独家功夫”对接市场、服务人民、造福社会。三是活动辅导。鼓励“非遗”传承者走出去,在传播本土文化的同时,加强与外地先进文化的交流交融,达到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荣共生的效果。鼓励他们走下去,通过“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等活动,使“非遗”更具生活气息,更富有人情味,让“非遗”在民间生根开花结果。鼓励他们走进去,通过富有创意的表达,让“非遗”走进人们心中。

  (作者为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文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共扬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李广春)

标签:传承;文化;传承人;活动;社会;道道;传承者;政策;传播;要点
责编:孟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