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专题2017 > 专题稿库 > 正文

人文周刊·百家:传统文化要素 如何赋能创意者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2018-02-02 07:48:00
日前,敦煌和腾讯签署了共建数字丝绸之路的战略合作协议,以敦煌为符号的中国传统如何借力新媒体的科技能力、社交网络和泛娱乐生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保护和创新性发展,敦煌的思路是依靠社交平台发动数以百万计的创意者,让我们的文化产品为全世界更多的年轻人所喜爱。

日前,敦煌和腾讯签署了共建数字丝绸之路的战略合作协议,以敦煌为符号的中国传统如何借力新媒体的科技能力、社交网络和泛娱乐生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保护和创新性发展,敦煌的思路是依靠社交平台发动数以百万计的创意者,让我们的文化产品为全世界更多的年轻人所喜爱。

传统文化之所以需要现代化,是因为很多传统文化已经脱离了其原来的文化语境和使用场景,变成了一种“死”的文化,将其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救活”的过程,是将其重新赋予使用场景和文化意义、重新融入现代生活的过程。

重新赋予使用场景是当前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主要形式。这种场景赋予起源于“朕知道了”胶条、朝珠耳机和正大光明充电宝等脑洞大开的文创衍生品,结合了近年来兴起的消费升级热潮,正在重塑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乃至生活习惯,并影响到不少国际知名消费品牌甚至奢侈品牌的创意设计和生产环节。

更出乎观察者意料的是,原本认为年轻人可能沉浸在“消费社会”的欲望中,对偏向严肃的传统文化不感兴趣,但随着内容表现形式的创新,《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节目竟出乎意料地火爆,甚至在这一波知识(付费)浪潮中,传统文化也成为年轻人消费的重要领域。

故宫的实践同样也适用于其他传统文化宝藏。大量丧失了其原有的使用场景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宗教、贸易以及相关的音乐和娱乐形式等,都可以通过场景重塑而重新赋予其使用价值。

而在场景重塑过程中,势必会涉及到重新赋予其文化意义,用时髦的语言来说,就是“解构—重构”的过程。解构的基础是理解,理解的基础是保护和研究。最近,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片《九色鹿》,借鉴了敦煌壁画九色鹿的故事主线和人物画风,创新使用了中国独特的戏曲音乐和民乐,但淡化了其宗教色彩,更偏向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劝人向善、恶有恶报的朴素道理阐释。这种重构没有挑战其文化内涵,更多的是重构了表现形式,更易接受。

当下我们的分歧并不在于要不要创新,而在于怎样创新。不改变故事内核而单纯地将传统文化动漫化、游戏化或者影视化,已很难取得好的成效,很多时候需要在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原有的故事进行改编重构,用现代年轻人更喜爱的方式进行讲述。

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重点提及“数字丝绸之路”,清晰地表明了当前的文化交流,已经不可能脱离数字技术、数字经济而存在。然而,在中华文化的国际化中,过去我们长期关注文化创意产业贸易出口,但在核心知识产权和版权中,我国还是世界最大的进口国和逆差国之一。

事实上,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其核心并非贸易的总量,而是交流的质量,要素的交流比商品的交流更加重要。依托文化产业,吸纳全球创意者来到中国创意,吸引全球的新技术来到中国创业,并将中国的创意者和创意企业纳入全球分工,让大家在产业合作中加深文化了解,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我们现在处于互联网时代,泛娱乐生态之上人人都是创意者,但是很多人诟病网络创意不好,题材低俗、形式千篇一律,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精神贫穷限制了想象力——没有见过好东西,不能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没有素材的积累,确实很难形成好作品。

艺术的本源就是人的体验,人民群众拥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愿意接触传统文化,改造传统文化,活化传统文化,甚至创新传统文化,是好事,不仅要鼓励,更要创造渠道满足创意者、赋能创意者,让更多的创意者有意愿、有能力参与传统文化的创意和传播,并能从中获益。

在这样的创意逻辑下,传统文化的传播和表达方式也势必会改变。需要强调发挥更多用户参与创意的过程,强调社群运营之间的互动。这种所谓的快速迭代、强调“会玩”已经成为文化创意的核心能力,也是现行文物利用、版权保护和快速授权等政策的挑战。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标签:文化;传统;创意者;赋能;创意;场景;如何;要素;过程;中华

责任编辑: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