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周刊·记录】总理的两次使用 决定老舍的一生
老舍先生
1997年秋,我来到北京安定门外东河沿8号楼,拜访了时年92岁的著名画家、老舍夫人胡絜青女士。当她知道我来自淮安市周恩来纪念馆,想收集周恩来与老舍交往的一些事情时,老人说:“我这一生永远忘不了周总理对舍予的关心。”
舍予和周总理的交往可以追溯到抗战初期。1938年,舍予在冯玉祥身边做事。当时国民党方面的文化人士、共产党方面的文艺名流等齐聚武汉,打算组织一个全国性的中华文艺抗敌协会,以便利用文艺的形式唤起民众,打击侵略者。这个组织让谁领导呢?周总理与冯玉祥协商,最后使用了舍予。
舍予主管抗敌文协后,在周恩来倡导下开始学习写话剧、相声和大鼓词等民间曲艺形式的作品,为的是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行抗日鼓动。在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感召和周恩来直接帮助下,舍予全身心投身到抗日文化宣传工作中,热心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奔走。那时,舍予就对总理的雄才大略感受很深,深深地为结识了这样一位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自豪。
周恩来在政治上第二次关心舍予,是1949年6月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代表大会上,面对解放区和国统区两股文艺大军在北京汇合的大好形势,周恩来喜悦地说:“现在就差老舍了,请他快回来吧。”
由此,当时齐聚北京的文艺界著名人士郭沫若、茅盾、周杨、丁玲、阳翰笙、曹禺、田汉、冯雪峰等30多人联名写信,通过秘密渠道转到时在美国讲学的舍予手中。舍予接信后不顾阑尾炎手术后身体虚弱,立即登船回国,在开国大典后不久就来到北京,开始了他的新生活。
1950年5月28日,在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成立大会上,舍予当选为市文联主席。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艺界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一大批有贡献的文艺界人士如梅兰芳、程砚秋等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舍予也向北京市文联党组写了入党申请报告,北京市委将报告转呈给了总理。
周总理知道此事后,亲自到老舍家里,对舍予说:“老舍先生,你的入党要求我们知道了,在目前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对我们新中国实行孤立、禁运、封锁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你暂时还是留在党外好。因为有些事,让我们自己说,或者让我们的党员同志说,都不太方便,而让你一个有声望的党外人士说,作用就大多了,对党的贡献反而会更大,您看呢?”周总理说话从不强加于人,不是发号施令。舍予对周总理的话完全理解,他也十分尊重周总理,就说:“谢谢总理的关心,我听党的,听总理的。”
1959年的一个下午,周总理突然造访老舍家,亲切询问他的健康情况。胡絜青告诉总理,舍予前些日子得过严重的气管炎,咳嗽,还吐了血。总理马上关切地要胡絜青谈得仔细一点,并批评为什么不向他报告此事,要求以后不管老舍得了什么病,都要马上向他汇报。
那一天,总理和舍予谈了很长时间,一直到晚饭时还没有离去。总理对胡絜青说:“絜青,我饿了,今天就在你们家吃饭。”由于事先没准备,胡絜青犯了难。总理看出了胡絜青的尴尬,说你不要专门准备,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胡絜青匆忙之中只端上一盘炒鸡蛋和一碟咸鱼,总理见了笑着说:你也是个知识分子出身,和我们家小超一样,不会炒菜。
老舍位于东城的四合院(即今北京老舍故居),还是舍予刚回国时花钱买的,常年地面潮湿,屋内凉气大、湿气大,这对经常夜间写作的舍予健康很有害。一次已是春天,舍予还穿着羊皮筒子去参加总理召开的一个会议。会后总理问他这时怎么还穿着羊皮筒子,舍予以实相告。总理听后,当场就给北京市的领导人拨了电话,要他们给老舍家铺上地板。
胡老一直沉浸在对周恩来的追思之中,不知不觉谈了两个多小时。我们走前,她吟起自己写的赞誉周恩来的诗章:为理为善为人民,无儿无女无一文。聪颖机智操巨细,宇宙声誉是全人。
秦九凤 (作者系中央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