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周刊·新论】新时代:加速崛起的精神经济时代
热点思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宣布中国进入了新时代,并将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表述是对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重大调整。从经济学上看,新时代的本质是精神经济。
量变到质变:从生活水平提高到需要层次的跃迁
过去我们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判断,归根到底是一句话,供不应求,也就是物资供给不足,不能满足需要。这是总量规模上的短缺,是对刚需的手足无措。经过本世纪初的需求拉动,再到近五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今,我们终于认识到,供不应求的大格局已经不再。我们已经进入供过于求的阶段,人们不患寡,而患不好不美。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时代变了,我们的指导思想也应当与时俱进,不可能以不变应万变。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在我国前一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当人们为了生存和安全而奋斗的时候,还谈不上美好生活。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尤其是近年来,我们在政治、外交、国防领域的重大变革和成就,使人民不仅获得巨大的安全感,也大大提升了人民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人民从追求物质财富,到寻求安全和尊严,再到更美好的生活,完成了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实现的目标。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其实质是向更高层次的对美、对尊严、对自我实现的需求。
美好生活的需要:本质是文化需要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的国家来说,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是不一样。应当认识到,文化需要并不是高层次需要所特有的。但是,高层次的需要必然是更偏向精神和文化的。
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一种高级需要,其本质是以文化为核心的需要。所有的产品和劳务,最终都成为精神性的,都成为符号,成为价值观的载体。从传统的影视图书等文化产品,到服装、汽车,甚至住宅,都将成为一个人审美趣味、品牌偏好、社会地位、文化水平的综合载体。文化将成为核心竞争力和重要驱动力。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十九大报告对文化的论述无论是高度还是深度,都是前所未见的。更重要的是,在修改党章时,大会又决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并写入党章,并且认为这有利于全党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这是我党对文化的意义和作用的最新理论成果,更凸显了社会主义文化在新时代的重大作用。
美好生活的需要,一是美,是可以看得见的。二是好,是一种全面的体验。这不仅仅是质量好,而且要求设计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美好生活是人人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的多样化包容性社会。
美好生活不是无条件的,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其第一个前提是全体人民的脱贫,其起点是小康。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除非有极强的意志和修行,人们是很难觉得生活是美好的。要在2020年前,完成精准扶贫的攻坚,同时加大对城市困难群体的帮扶,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不让一个困难群众返贫掉队。美好生活的第二个前提是各类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讯设施和各类文化设施的完善。美好生活的第三个前提是社会的公平正义,自由和秩序。
美好生活是有意义的生活。人们的劳动和活动,不再是为了温饱而挣扎,而是在物质充足下,从事喜欢的事情,从观光、度假到体育、读书和写作。劳动不再是苦役,而是一种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一百多年前所构思的美好未来。
进入“后昂起阶段”:中国新时代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规律
世界各国物质生产经过爆发式增长后,都经历了一个特殊的“昂起阶段”,这个阶段有几个特点。一是物质生产短缺问题基本解决。二是社会进入转型,供给以创新驱动,需求以文化驱动。三是人均GDP将转入一个快速增长期。中国经济本世纪初15年的持续增长,具备了“昂起阶段”的所有要素。从国际经验看,这样的“昂起阶段”将持续10年左右,然后,进入“后昂起阶段”。美国的“昂起阶段”大致是在1960―1970年,中国的“昂起阶段”在2005-2010年。
可以预见的是,“前昂起阶段”的国家与“后昂起阶段”的国家的人均GDP差距将会拉大。我们认为,中国将进入高基数复利增长期。按年均增长7%计算,再过30年,中国人均可以达到76123美元,将超过美国2015年的水平。只要保持这样的国际安定、社会稳定,“后昂起阶段”的中国在人均GDP上最终将赶上美国。
这只是从人均GDP来计算,由于中国人口基数约为美国的五倍,中国GDP总量赶上美国的进程也会相应缩短五分之四,也就是说,中国可望在6年左右,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一的大国。因此,新时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伟大复兴不是国强民穷的穷兵黩武,而是人民富足、社会发达、国力强盛、文化繁荣的新景象。
(作者为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