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专题2017 > 专题稿库 > 正文

悦读|作家梁鸿再推“梁庄”叙事之《梁光正的光》 目光投向农民身后的农村与时代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冯圆芳   2017-12-29 08:14:00
以《中国在梁庄》 《出梁庄记》等非虚构作品闻名的作家梁鸿,日前推出了虚构长篇《梁光正的光》 。这一故事同样发生在并非实有的“梁庄” ,以梁光正晚年“折腾”式的寻亲为线索,勾连起梁光正屡战屡败却向光而行的一生。上周六,梁鸿与批评家何平做客南京先锋书店,就梁光正的人物意义展开对谈。说起这个话题,何平有些激动: “许多作家在书写农民的时候,不是从真实的生命体验出发,而是凭借少年记忆或者想象来创作,于是每一次创作不但没有使真实的农民从文字中突围、显现,反而使他们愈加远离人们的视野。

  以《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等非虚构作品闻名的作家梁鸿,日前推出了虚构长篇《梁光正的光》。这一故事同样发生在并非实有的“梁庄”,以梁光正晚年“折腾”式的寻亲为线索,勾连起梁光正屡战屡败却向光而行的一生。上周六,梁鸿与批评家何平做客南京先锋书店,就梁光正的人物意义展开对谈。

  梁光正是谁?一个除了瘫痪的妻、四个幼子以及用不完的热情外无足称道的梁庄农民,用一个词来概括他,就是“折腾”,或者书中使用的河南方言“事儿烦”。生命不止战斗不息的梁光正,不断地给家人制造各种麻烦:自告奋勇帮村民打官司,弄得人家家破人亡,心血来潮种麦冬、种豆角、种油菜,次次颗粒无收,晚年更是寻表妹、寻恩人、寻前妻,让儿女奔波烦劳……他的“折腾”还直接导致了子女的不幸:长女被迫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儿子和次女放弃了考大学的机会,继子小峰因无人照看发生意外,留下一生无法弥合的伤痛。

  这样一个梁光正,他的“光”来自哪里?梁鸿认为,梁光正一生都在折腾,一生都在失败,一生都在因为说真话被批斗,哪怕浑身流血、老婆生病、孩子受伤他都不改旗帜,这样的人身上有我们生活内部缺乏的东西。在主人公堂吉诃德式的“远征”中,批评家何平看到的,是一种可被称为“日常生活中的宗教感”的东西:“人可以没有宗教信仰,但应当有一种朴素原始的东西去遵循。梁光正的‘折腾’并非‘胡搞’,他总有自己的一套道理可言——这就是‘梁光正的光’。”

  糅合了圣徒与阿Q、傻瓜与梦想家的矛盾性格的梁光正,被批评家称为“中国文学前所未有的农民形象”。但面对记者的提问,梁鸿反复强调自己的初衷是塑造“人”而非“农民”:“我想写这个人,因为他实在太有趣了,只不过他的身份刚好是个农民。”强化个人性,弱化农民身份,在这背后不难窥见梁鸿的一番心思:她试图探索和恢复农民作为独特生命个体的内在复杂性,打破人们对农民的固化想象。

  我们如何想象农民?说起这个话题,何平有些激动:“许多作家在书写农民的时候,不是从真实的生命体验出发,而是凭借少年记忆或者想象来创作,于是每一次创作不但没有使真实的农民从文字中突围、显现,反而使他们愈加远离人们的视野。”对何平的看法,梁鸿深表认同:“在想象农民时,那些脱口而出的诸如勤劳、善良、愚昧、保守的词汇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但无助于人们认识作为个体的农民。文学的使命是恢复个人性,把鲜活的个体生命推至前台,这样你就会明白,那些习焉不察的话语中蕴含了多少偏见。”

  梁光正正是一位“非典型”的农民。在子女眼中,他热爱生活,充满感情,像一只昂首挺胸的公鸡,随时准备迎接期待已久的战斗,他的形象远远超乎我们通常对农民怀有的想象。而使用“想象”一词取代“描述”,在梁鸿看来,本身就折射了六亿农民的“不在场”。

  梁鸿曾经谈及她和一位90后记者的交谈。这位记者告诉梁鸿,自己和周围的朋友都感觉农村离他们很远,从未想过关注这样的书写和这样的生活,这让梁鸿十分感慨:在城市孩子的社交圈里,已经几乎没有农村尤其是贫穷地区农村出来的孩子。

  于是,《梁光正的光》为人们在更广阔的维度上俯瞰这个时代提供了有力的支点,它看似关注的是作为个体的农民与生活碰撞的悲剧,其实也将思索的目光投至农民身后的农村与时代。梁光正一生都在奋斗,想过“人”的生活,但一生都没有过成,这是为什么?梁鸿希望大家思考,在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社会中,如何能让每一个个体赢得平等的体面和尊严。

  记者问梁鸿,她认为当代社会里,与农民、农村相关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梁鸿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我们的社会不尊重人。她解释道,在我们的文化里,生命本身是不被尊重的,人的价值被依附在成功与否、挣钱多少上。

  对农民缺乏尊重,直接导致了进城务工人口的尴尬处境。写《出梁庄记》时,梁鸿走访了20多个城市,探寻乡人走出梁庄后的生活轨迹,这个过程使她十分震惊。以梁鸿的堂哥为例,堂哥在西安蹬三轮,但20多年过去了,他不但没有融入城市,还不断地搬迁至离市中心越来越远的地方。梁鸿感叹,我们的城市在不断扩张,建设更多的房屋,但是农民仍然只是城市的劳动者而已。在这个断裂的社会里,一个阶层无法被包容到整体的社会结构之中,他们被迫成为漂泊者,由此滋生出更严重的病症和问题。

  在更为读者熟悉的《中国在梁庄》里,梁鸿对中国农民的生活、情感状态,以及农村社会存在的问题都有过较为深刻的思考。乡村空心化、留守儿童教育、打工者难以融入城市,以及乡村复兴过程中与传统文化习俗、美德发生的撕裂,凡此种种都引起了梁鸿的痛心和思索。梁鸿希望,在暴风骤雨式的社会变革进程中,我们能够尽可能地克服急躁心理,回头看看我们民族的根,看看我们现有的生活中还剩下些什么,让我们的发展模式更适宜我们的土地。

  几年如一日的“梁庄叙事”背后,作家梁鸿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她花费五年时间游走在与梁庄有关的乡村和城市,将作家特有的感性与悲悯注入扎实的田野调查。她一再强调,自己是以作家视角去展示一个个生命的存在,而不具有社会学家进行系统调查研究、继而得出结论的宏大视角。但这种姿态丝毫无损于梁鸿所具有的样本意义,它启示着我们如何正确地对待那些与自身休戚与共的人们:那就是,拥有一颗宽阔而敏锐的心——宽阔得足以包容更庞多的生命,敏锐得能够关切哪怕是社会边缘群体的痛与爱,这是梁鸿执着于“梁庄叙事”的用意所在。

  记者 冯圆芳

标签:农民;何平;批评家;作家;生活;个人性;农村;先锋书店;乡村;梁光正的光

责任编辑:苗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