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专题2017 > 专题稿库 > 正文

0

思想周刊·智库:找准优势与短板,防止和应对三大陷阱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12-20 07:39:00

  ● 省委书记娄勤俭最近在省发改委调研时强调,要把江苏放在世界发展的大格局下来审视,找准特色优势和短板不足,特别是要加强对如何跳出“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塔西陀陷阱”这三大陷阱的研究思考,积极化解发展起来后可能会先行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针对“江苏如何防止和应对三大陷阱”,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日前组织专家学者展开讨论。

  【释义】

  “中等收入陷阱”

  指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塔西陀陷阱”

  通俗地讲,就是指当公权力遭遇公信力危机时,无论发表什么言论,颁布什么样的政策,社会都会给予其负面评价。

  “修昔底德陷阱”

  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观点】

  刘志彪(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

  (1)克服“中等收入陷阱”,需要社会和政府不断地投资于科技创新,以快速提升生产率,消化迈向高收入阶段的各种要素成本上升,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

  (2)克服“塔西陀陷阱”,需要政府不断地投资于社会资本,建立公信力和获得社会信任资本的积累。

  (3)克服“修昔底德陷阱”,需要中国政府不断地投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包容性发展。目前的主要任务是要把“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好。

  何 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1)“中等收入陷阱”更需要关注容易被忽视的“中等收入群体”。江苏应该思考的是,如何与“富民”战略对接,不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队伍。

  (2)“塔西陀陷阱”源于公权力“不作为,乱作为”对公信力的侵蚀。应对之道:理念上坚持人民本位,治理技术上不断改进优化。应对之术:社会学中的“印象管理”,即运用现代传媒网络,控制负面信息,提供正面资讯。走出“塔西陀陷阱”,公权力应避免对媒体技术的迷思,代之以营造规范有序、生动活泼的舆论环境,不断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与人民性。

  (3)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一定存在“修昔底德陷阱”。但是,这一陷阱的最终走向未必是你死我亡。在互联互通的当今,中美之间的利益已经高度交织在一起,两国爆发全面对抗性冲突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江苏应在深化中美利益链上继续发力,推动与对方州市在经贸、文化、人才等方面的交流与互动,为坚实的中美关系作出江苏贡献。

  刘根荣(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

  (1)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两极分化严重的收入分配结构,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2)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避免“塔西陀陷阱”。这要求各级政府规范自身行为,不越位、不缺位、不任性。

  (3)中国在全球化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另一方面要以共享、共赢、包容式发展理念与欧美发达大国经济体一同引领全球化进程,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张月友(南京财经大学):

  (1)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虽然直接指向经济增长,但其中心要旨是发展方式转型,重点是结构优化。

  (2)防止“塔西陀陷阱”策略:转变政府的经济建设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部门分配约束机制;化解基层党群信任危机;以重要民生问题为突破口,把促进结果均等作为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提高党和政府公信力;民意如水,宜疏不宜堵;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

  谈 镇(江苏省委党校):

  江苏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保持经济领先对策:抓好民营经济和制造业这两个江苏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力量;提升原有产业和企业劳动生产率是江苏稳中求进的第一方略;发展非银行金融,推进金融大省向金融强省迈进;加快集体企业改制,释放企业活力;扭住一中心、一基地重点工作、战略目标不动摇;经济良性发展期弱化政府行为,加快“放管服”改革;经济风险波动期政府主动作为,帮助企业闯关度难;利用厚重的科教优势,发展成为新产业变革的“垄断获利者”;提高产业和人工智能、互联网结合度,提高有效供给、扩大市场占有率,改善消费者关系。

  宋常铁(三江学院):

  (1)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本质是要缩小地区、行业、阶层的贫富差距。根本途径是:坚定不移进行市场经济改革;改变资源配置机制;激发区域自身积极性,促进不同区域互补互惠;深入改革财政税收体系。

  (2)应对“塔西陀陷阱”:保持政策延续性,推动政绩考核体系改革和领导干部重大公务终身追责;政府、国企干部向上级述职,但政府、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垄断性国企的各级正职领导应向国民“述职”,媒体公开,全民评议,公布结果;公权力行使主动接受人民的监督;加强社会政策创新,鼓励民间社团发展,引导网络社区成长。

  (3)避免“修西底德陷阱”:主动融入国际社会,提高国家的开放度、包容度和文明水平;引导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理性发展;通过创新,提高文化的普适度,意识形态的体认度,提高文艺传播水平。

  唐德淼(无锡环研中心):

  (1)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路径:持续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落实;持续培育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变革制约经济发展活力释放的体制或机制“桎梏”因素;科学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加强教育改革,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创新人才的智力支撑。

  (2)避免“塔西陀陷阱”路经:推进依法治国战略;严格执行换届审计和离任审计制度,防止职务腐败;加强大政方针、制度和各类战略规划执行的一贯性,增强制度和规划的公信力;创新选举、干部选拔和公职人员“淘汰”制度;严禁借公权力谋利的行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强人民获得感。

  (3)避免“修昔底德陷阱”路径:加强推进“命运共同体”发展战略,增强政治互信和经济共荣;重视大国外交,寻求更多利益共同点,构建新时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共赢的局面。

  丁 可(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

  从经济层面看,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担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作为很多国家最主要的资源出口市场,中国经济波动对这些国家宏观经济影响极大,也容易令他们陷入资源诅咒;二是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对外大量出口工业品,对很多工业化刚刚起步的国家造成巨大冲击,而“一带一路”推进带来的基础设施完善和运输成本的下降,促进制造业进一步向中国等市场规模巨大的国家集中。

  归根结底,这些问题在贸易框架内是无法解决的。要根本解决“修昔底德陷阱”,关键是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帮助发展中国家工业化。

  朱晓煜(南京市市级机关):

  (1)“中等收入陷阱”要解决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问题,关键是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可以从转变政府职能、消除体制障碍和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等方面考虑。

  (2)“塔西陀陷阱”在我们社会已初现端倪,并表现在民众对政府不信任和民众互相不信任两个层面:民众对政府不信任突出表现为对地方政府的不信任,这需要引导教育广大干部按“三严三实”要求做好人做好事,其中选人用人是关键;民众互相不信任要靠法治的推行来解决,而依法守法的习惯养成要靠政府严格执法和提高全民族素养共同推进,此外教育、媒体和网络等要在宣传上予以配合。

  (3)在经济全球化已成事实的当今世界,我国不具备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客观条件,主要问题在于预防大国间主观误判带来的威胁。从应对策略看:国家层面通过对话合作互利共盈,管控分歧;地方政府层面要推动开放发展,加强地方间交流,推动民间外交;加强社会层面的媒体网络宣传引导。

标签:陷阱;发展;经济;政府;收入;中等;西陀;社会;昔底;提高

责任编辑: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