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专题2017 > 专题稿库 > 正文

0

人文周刊·记录:十四个“秀英”都是大屠杀见证者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2017-12-01 07:23:00

  讲述人:徐志耕

  身 份:作家

  作 品:

  报告文学

  《南京大屠杀》

  创作时间:

  1987年12月

  今年的12月对作家徐志耕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30年前的1987年12月,他的报告文学作品《南京大屠杀》第一次与读者见面。30年里,徐志耕始终没有停止对大屠杀史料的搜集、补充、修改、再补充,中外文各种版本多达26种。这部史诗式的报告文学,被学者誉为“中国民族苦难的一个缩影”,同时也被媒体评论为“中国作家写的第一部全面、真实、生动而深刻地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悲剧。”

  回忆起当年的写作初衷,71岁的徐志耕声音激动起来,完全不像已过古稀之年的老人。

  1985年8月15日,南京市政府在当年侵华日军集体屠杀南京市民的遗址上,建了13块纪念碑。“当天我路过北极阁,许多人围在路边,面对扇形的黑底金字纪念碑,肃立着、凝望着、沉思着”,徐志耕被这场面震惊了!这里是一片花草繁茂的绿地,它的昨天怎么会是鲜血飞溅的屠宰场?最初的写作冲动就此诞生。可在当时,“南京大屠杀”在一些史书上只是几百字的条目。于是,他推着一辆自行车开始了茫茫人海和茫茫书海的探寻。

  他的足迹遍布南京四郊,他的车辙在近百位幸存者门前停留。徐志耕甚至从1700多位历史见证人中挑选出14位名叫“秀英”的女性。

  “李秀英、徐秀英、时秀英……”徐志耕说,这些“秀英们”分布在南京各个角落,他将她们的遭遇汇集在一起组成了书的第九章。徐志耕说,秀英原本是“秀美之花”的意思,而秀英们的故事则更反衬出当时的遭遇之惨。

  3个多月时间,幸存者们诉说了他们人生中的厄运,给他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素材。徐志耕说,这种复杂而丰富的故事是任何作家都想象不出来的!他暗暗发誓:这本书一定要写好。写不好,将愧对这些老人,愧对历史!

  1987年12月,报告文学《南京大屠杀》在南京举行首发式,几千册书遭到疯抢,当天全部脱销,当月就发行了15万册。作品被评为《昆仑》文学奖、第二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和首届徐迟报告文学奖。

  纽约《美中评论》等海内外刊物评价说,“《南京大屠杀》是一本具有道德力量和历史价值的书”,“作者用典型的悲剧事件和人物细节,融合在历史大事的具体篇章里,使人感到历史的沉重、民族的悲哀和人类的不幸!”

  《南京大屠杀》改变了徐志耕的创作道路,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使他结识了许许多多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有责任感的人。这其中最令他难忘的是美丽的张纯如女士。

  1995年夏天,张纯如采访徐志耕,两人一见如故,徐志耕送了她一本英文版的《南京大屠杀》,这是南京大屠杀事件第一本发行世界的英文作品。后来,张纯如在写作《南京暴行》一书时,还引用了他书中的十多处文字。

  随着南京大屠杀上升为人类共同记忆,围绕大屠杀的艺术创作也越来越多。在徐志耕看来,无论哪种艺术形式都不能越过真实这个创作底线。正如他书中所写的那样,“对作家来说,讲真话是一种人格,一种良知,也是一种责任。” “只有真实才能经得起历史检验,只有真实才能对得起先人和故人。”

  本报记者 徐 宁

标签:秀英;见证者;徐志耕;南京大屠杀;历史;大屠杀;十四个;作家;南京;创作

责任编辑: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