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专题2017 > 专题稿库 > 正文

0

百家|以色列的创新为什么那么牛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作者:周其仁   2017-11-03 07:40:00

  第一次到以色列,时间不长,前后8天而已,但震撼不小。这个法定面积比北京市还小的国家,自然资源极为匮乏,60%的国土为沙漠,可耕地仅60万亩,大约一半地方的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南部地区甚至不足每年30毫米。

  但现在的以色列却是“欧洲菜果厨房”,每个以色列农民可供养的人口,从1955年的15人增长为2014年的400人,高品质、高附加值农产品大量出口,滴灌技术和设施农业称雄全球,连淡水和海水淡化技术也出口。

  更了不得的,是它总人口800万,却拥有7000多家科技创业公司,是除美国、中国之外,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最多的国家,拥有比美国、欧洲还高的人均创投资本。2014年,以色列人均GDP 3.5万美元,高科技部门贡献了总出口的50%,就业的10%。

  凭什么?就凭人。特别是凭人掌握的知识,凭把知识转成技术和产品的卓越能力。哪来的这套本事?源头还是教育。

  难怪以色列成为一个与其资源和人口数量完全对不上的创新国度。到以色列,我们才知晓那些名满天下的硅谷超级科技公司,从微软、Intel、苹果、Google到Facebook,无一例外都在特拉维夫设科研中心。

  在以色列研发出来的、真正称得上改变人类生活的关键技术,足可列出一张长长的清单。再问一次,人家凭什么?凭人家的智慧和永不枯竭的那股劲儿,看来这个民族把对信仰转化为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信念,敢于在已知知识的基础上探索未知。

  还是举几个印象深的实例。先说XCOR,从洛杉矶往北约90英里处,一片半沙漠地带里竖起一座“通往太空的门户”,那就是莫哈韦航天航空港了。XCOR是设在此地的一家科创公司,研制垂直起降、可往返太空飞船的发动机。毫不起眼的仓库式厂房里,40多位科学家和技工已经忙了十几年,除了预售过一批太空游机票(每位9.6万美元,真有美国人来埋单),XCOR连一分钱的进项也没有,就靠投资人烧钱研制着一个型号又一个型号的太空发动机。

  我们见到的那些朴朴实实的家伙,他们究竟怎样想未来?据说在莫哈韦小镇上聚集着一帮太空迷,基本共识是地球不堪人类负担,要为太空移民未雨绸缪、早做准备。先向火星移民200万吧,那不过是一个初级目标,可真要实施,还不得天天向太空发定点班车(船)?于是才要“可往返使用的太空飞机”,才要过去根本不可能有的太空发动机。

  这事的未来大不确定。问题是干的人不知道吗?为什么还冒得出来那么“离谱的想法”?总结几点分享:

  一是发达经济体的前沿创新值得关注,中国人大可从中淘宝;

  二是想法比资源重要,因为每个时代的可用资源皆由想法决定;

  三是敢想敢做极有意义,而相信未来更好,是敢想敢干的前提;

  四是创新创业人群要主动对冲弥漫周遭的各种焦虑——增长焦虑、转型焦虑、教育文化焦虑,还有讲不明白的焦虑,但仅凭焦虑杀不出重围。要让务实的明确乐观抬头,先从创新创业的人群里开始吧。

标签:

责任编辑:戴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