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畔的湖、寺、桥、闸、仓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7公里,开凿于春秋,竣工于隋朝,疏通于明清,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
什刹海,由前海、后海、西海三个自西北向东南连续排列的弓形湖泊组成。元代时,什刹海作为大运河北方终点,是北京城内重要的漕运码头。来自全国各地的物资商货集散于此,使之成为元大都城中最为繁华的闹市。
万寿寺,位于高梁河广源闸西侧,原称聚瑟寺,建于唐朝。光绪初年曾毁于大火,之后成为菜圃,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修万寿寺作为行宫,连菜圃一起圈入。同时万寿寺作为北京艺术博物馆,馆内收藏各类古代艺术品5万余件。
万宁桥,又称后门桥、地安桥,是坐落于北京城中轴线上的一座桥,始建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元代时,忽必烈把京杭大运河的终点修到了今天的积水潭,而这座万宁桥正是京杭大运河最北边的一个闸口,进入北京城的漕运船只必须通过这里。京杭大运河北京段的通惠河不仅是忽必烈下旨修建,而且通惠河的名字也是忽必烈在万宁桥上起的。
大通桥,又称“东便门桥”,此桥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康熙时重建。明清两代,南方的漕船北上,到达通州张家湾,在张家湾卸下漕粮。之后或继续沿通惠河西行,到东便门大通桥码头,甚至直抵朝阳门码头。东便门及大通桥附近的水系,是元明清三代城市水网的枢纽,它东连通惠河,向北是西护城河,向南是外城护城河,向西是前三门护城河。
平津闸,是京杭大运河通惠河段上唯一保存下来的漕运码头遗址。当时郭守敬主持开凿通惠河时,由于河道地势西高东低,京城至通州落差约二十米,且上游水源不足,为了使河道能存住水方便行船,郭守敬便派人从东便门附近的大通桥至通州修建了五座闸口,平津闸便是其中一闸。本闸口附近还先后建起龙王庙和将军庙,同平津闸一起被称作“一闸两庙”。
南新仓作为大运河古迹,是明清两代京都储藏皇粮、俸米的皇家官仓,至今有600余年的历史。南新仓现保留古仓廒9座,是全国仅有,北京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皇家仓廒。直至今天,它依然守望在昔日皇城之东沿。通惠河的开浚,大大促进了京城仓储事业的发展。以前供应京师的较大粮仓大多建在距离京城50余里的通州,自从通惠河开浚后,京城中陆续建起了一批规模宏大的粮仓。南新仓的前身——北太仓就是当时京城粮仓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