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专题2017 > 新华日报创刊80周年 > 新华视角 > 初心 开拓 成长 焕新 > 大图 > 正文

0

大桥情·新华缘,跨越半个世纪的“握手”

在记录时代和历史的同时,新华日报也见证着“大桥”的成长与变革
来源:新华日报   2017-12-09 16:19:00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新华日报》作了浓墨重彩的整版报道。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作为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南京长江大桥在中国桥梁史乃至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堪称“国家骄傲”。

  49年来,尽管过江通道越建越多,但南京长江大桥每个重要节点性事件发生时,都有新华日报记者持镜拍摄、秉笔记录的身影。南京长江大桥及其后多座过江通道的建设发展史,见证着江苏交通事业腾飞的足迹,浓缩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在《新华日报》即将迎来创刊80周年之际,本报特策划推出“回访南京长江大桥”专题报道。邀请“大桥老人”重回大桥、采访历年来报道过大桥的新华日报记者,在他们的回忆中,凝听岁月,重温历史。

  49年后的相会,

  大桥工程师vs大桥摄影师

  12月8日,8时,室外气温零下1摄氏度。

  站在正在维修施工的南京长江大桥桥面,料峭的北风吹得人脸痛。但两位“大桥老人”在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的牵线下,跨越半个世纪的握手,却充满了浓浓的暖意。

  1968年,执行拍摄任务的新华日报摄影记者陈哲和以建设者身份参加活动的工程师常荣五都在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庆典现场,但他们却素不相识。49年后,两位老人在大桥重聚。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如今已是76岁的常荣五,当年是设计团队里年纪最小的工程师。常老是山东人,大学毕业后不久就加入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团队,此后,他就和大桥、和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能够参加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是我一生的骄傲!是我一生的最珍贵的记忆!”

  在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常老又先后参加了济南黄河大桥、北江大桥、西江大桥等多座桥梁的建设。对于中国的桥梁建设,老人如数家珍,“这些年,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长的桥、世界上最高的桥、世界上技术最复杂的桥……但这一切的起点,还是南京长江大桥。从立项到通车,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历经10年,期间有过许多困难,但我们发奋图强,硬是在没有一个外国人参与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建成了。南京长江大桥让我们骄傲!南京长江大桥让我们刻骨铭心!”

  对两位“大桥老人”来说,大桥上,处处是历史的回忆。站在南引桥上,86岁的陈哲从栏杆边探出身子,指着远处说,“当年,我就在那里,拍下了万能打桩机打下长江大桥南岸引桥第一根试桩的图片。”往桥头堡走的路上,历史的回忆让陈老停住脚步,“在这里,我拍摄了许世友将军为长江大桥铁路桥通车剪彩的照片。”作为当年桥头堡结构设计的参与者,常老抬头看着被脚手架包围的桥头堡,又说起了当年他们为了寻找32毫米钢筋,四处奔走求援的往事。

  拍了一辈子照片,陈老对南京长江大桥可谓情有独钟。他回忆说,“黑白片、彩色片、桥上、桥下、航拍、夜景……可以说,我几乎拍过大桥的每一个角度,但我觉得最美的画面还是航拍镜头里的大桥。当时,我们打开舱门,用安全带绑住自己,对着江面拍大桥。大桥,就像长江上的一条卧龙,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那种感觉,真是太震撼了。”

  退休后,常荣五老人喜欢和老伴一起旅游。与别人看山看水不同,他最喜欢看的,还是大桥,“现在,长江上已有100多座桥。一座座气势磅礴、千姿百态的桥梁,真是让人叹为观止。我们的桥梁建设者,建的不仅是大桥,他们是在写诗,抒发对祖国的无限深情!他们是在作画,用大桥来装扮祖国的大好江河!”

  记者在大桥维修施工现场采访时,看到一块约11米长、8米宽的桥面板被架板机吊起,正在安装。中铁大桥局正桥段项目副总工程师金博告诉记者,整个正桥面的桥面板共有400块,目前已安装完成148块,年内计划安装完成约60%目标任务。在南引桥,中交二航局项目常务副经理吴俊明告诉记者,南引桥的主体施工已经完成,目前正在进行桥面人行道改造施工与混凝土防腐涂装施工,总体进展顺利。

  明年底,焕然一新的南京长江大桥就将如约回归。两位“大桥老人”约好了,到时他们将再来大桥,共话大桥情。

常荣五(左)、陈哲在大桥重聚。 蒋文超摄

  半世纪的追踪报道,

  薪火相传的“新华人”

  如果说摄影记者用一幅幅新闻图片定格了大桥的经典瞬间,文字记者则用一篇篇文字记录了大桥的岁月成长。在《新华日报》,王强、宋金萍、叶小力、刘玉琴、杭春燕、陈家根、吕妍等文字记者薪火相传,历任交通记者对南京长江大桥都有抹不去的深情、说不尽的厚谊。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面前,一张泛黄的剪报,1989年10月新华日报《南京长江大桥首次接受大规模“体检”》的稿件,让离开交通条口17年的宋金萍陷入回忆,“大桥接受‘体检’的说法,是我第一个提出来的。在我们看来,大桥不是冰冷的钢铁建筑,而是有感情、有血有肉的人。”

  提起大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跑了12年交通条口的宋金萍有说不完的故事,“我们这一代人,对南京长江大桥有着特殊的情感。当年父亲送我来南京上大学,特意在大桥上拍了一张合影。大学有摄影课,我们就经常穿着‘最好的衣服’,结伴去大桥上留影,定格青春的美好。”

  在宋金萍负责交通报道期间,江阴长江大桥、南京第二长江大桥、沪宁高速、禄口机场等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她称得上是江苏立体化交通大发展的亲历者。回顾这段岁月,她很是感慨,“虽然后来长江上相继修了很多过江通道。但南京长江大桥的伟岸身姿,一直留存在我的心底。永远是那样清晰和自豪。”

  对南京长江大桥,每一位交通记者在内心深处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独特情感。从宋金萍手上接过接力棒的刘玉琴,又跑了10年的交通报道。她印象最深的,还是1998年和同事一起采写的《南京长江大桥,你究竟怎么啦?》。她回忆说,“作为国人的骄傲,大桥当时却存在着‘桥上,路面坑洼如同搓衣板;桥下,又脏又乱让人心痛’的尴尬。当时作这篇报道,就是因为看到大桥出了问题,心里急、心里痛,对待大桥的感情,就像亲人一样,希望她好。”

  小时候做过《新华日报》报童的王强,1951年进入新华日报工作。如今已是81岁的老人,他至今记得冒着大雪到南京长江大桥维修现场采访的经历,“跑了一辈子交通,对大桥的感情一句话说不清。当年,苏南苏北经常跑,交通不便是最大的痛苦,等个轮渡就要大半天。自从有了大桥,不仅交通便利了,江苏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让人感慨。”

  跑了5年交通报道的吕妍对记者说,“来南京上大学之前,南京长江大桥一直是儿时课本里的回忆。2012年开始跑交通,一次次地写大桥,直到去年写大桥的封闭维修,真是让人百感交集。” 短暂的别离,是为了更好的归来。对吕妍来说,她忘不了,揣着藿香正气水和人丹,冒着酷暑施工的大桥维修工;她忘不了,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铁路桥铁轨护工。

  如今,尽管很多记者已经不再从事交通报道,但谈起南京长江大桥,那份情感依然难以割舍。叶小力和陈家根分别参加过南京长江大桥全面建成通车30周年和40周年的报道。当年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他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南京长江大桥不仅承载着通行功能,更连通着城市记忆。大桥对南京来说,就是一部城市记忆史。明年,南京长江大桥就将迎来通车50周年。未来,她将继续绽放荣光。”

  过江通道大发展,

  大桥引领交通大时代

  “曾经沧海千层浪,敢架江河万里桥。”在杭春燕看来,从南京长江大桥开始,一条条跨江的“飞虹”见证着祖国的日益强大,这一座座过江通道凝聚在一起,就是“中国力量”的最佳代言。

  今日的南京,过江早已不再是难事。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计划处处长王超告诉记者,除正在封闭维修的南京长江大桥外,南京当前正常开放通车的过江通道还有长江二桥、三桥、四桥和长江隧道与扬子江隧道。南北两岸的互动愈加密集,发展日新月异。

  如今,大桥不仅是解决“过江难”的工具,更带动着相连城市乃至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变革。见证了崇启大桥从开工到通车的杭春燕说,“一座大桥,往往能改变一个地区的经济版图。崇启大桥带来的,便是整个长三角经济版图的重构。通车前,人们就预言崇启大桥将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起到重要作用。此后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

  江水无言,大桥有情;岁月无痕,长桥留迹。一座座大桥在改变经济版图的同时,更成为一个区域“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的“连通器”,并深层次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向内融合发展的“加速器”。

  近年来,江苏抢抓交通建设“黄金期”,过江通道的规划和建设大踏步前进。今年9月,我省新一轮过江通道建设全面启动。当前,我省已有14条过江通道和3条在建跨江通道。根据最新规划,未来三年内,江苏将力争再开工建设10条过江通道,全面提升跨江融合发展的基础设施支撑能力。

  一座座大桥留下的,不仅是引为自豪的“天堑变通途”,也是岁月的写照和时代的缩影,更凝聚着国人的荣光与梦想。这一切,都被《新华日报》忠实地记录了下来。

  未来,记录仍将继续。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睿哲 董 晨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视觉江苏网供图

标签:

责任编辑:王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