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专题2017 > 新华日报创刊80周年 > 80周年庆 > 媒体聚焦 > 正文

经典作品,传承红色基因

听亲历者讲述记录时代见证历史的幕后故事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8-01-11 09:09:00

  80年前的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张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新华日报诞生。创刊于抗日烽火中的这张报纸,始终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党和政府喉舌,反映人民群众心声,记录时代见证历史,凝聚亿万群众投身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中国新闻史上写下光辉一页。

  以思想为笔,以激情作墨。改革开放40年来,新华日报立足江苏,勇当思想解放的先行者、时代脉动的记录者,以党报特有的力量推动江苏改革开放事业向高峰攀登、向纵深发展、向未来进发。

  勇立时代潮头 助力国家发展

  回望改革开放40年,没有现成道路可走,也不存在有利无弊、有得无失的现成方案。江苏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更需权衡利弊得失。为助力引擎良好运转,新华日报这40年来一直勇立潮头,报道经验,澄清疑难,推动进步,为打造引擎的良好“工况”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民首先尝试从不合理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创造出乡镇企业这一全新经济细胞。就在这样的民间力量处于涓涓细流汇成江河的前夜,新华日报在全国省级党报中率先关注、推动这一“新经济现象”。在当时的无锡县、江阴县,乡镇企业的红火全国闻名。曾任新华日报社无锡记者站站长的江锡民记得,那时驻站记者经常骑车、挤中巴赶往乡间,采写出《无锡总结推广堰桥“一包三改”经验》《无锡乡镇企业“三分天下有其二”》等记录历史瞬间的鲜活新闻。今天的“眼镜之乡”丹阳天下闻名,而早在1987年新华日报就发表《一个产业怎样在一个县全面崛起?》的报道“解剖麻雀”。上世纪90年代,新华日报又敏感抓住乡镇企业公司化改制的契机,率先报道《上市公司崛起“江阴板块”》的新气象。

  “作为驻站记者,我们不仅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更是时代前进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江锡民的感慨,也是许多新华人的感慨。

  苏南一直是我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引擎,新华日报给予与之匹配的报道力度:《苏锡常:关于结构调整的对话系列报道》《实践后的回答——宜兴市乡企产权制度改革热点问题透视》等报道是个中翘楚。同时,新华日报也未忽视苏中苏北,《大江隔断了什么——南通人在自我反思中奋起》《“建设中的江阴长江大桥”系列报道》《扬州经验的特殊导向意义》等力作,倾注了新华日报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热情。

  好的报道不仅是历史的“记录仪”,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监测器”。《舍孔雀而取凤尾》《市场饱和,机遇何在》《企业扩张:谨防“低成本”错觉》《来自一个大型企业的警报》等稿件,体现了党报为党委政府当参谋、为企业发展明方向的智库作用。这种作用,在聚焦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系列稿件上得到集中彰显。

  经济新常态下,苏南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的挑战,转型升级关键期的发展新路在哪?2014年10月,苏南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获批。当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要求苏南切实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把创新抓出成效。报社敏锐抓住这一重大题材,立即展开行动。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后新华日报抓的第一个重大战役性报道。我们认为,党报不仅要成为时代发展的记录者、见证者,还要努力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智囊。”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顾雷鸣介绍,报社12名记者分三个采访组遍访苏南五市,围绕示范区应当怎么建、达到什么目标、解决什么问题,与高新园区和创新型企业负责人、市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深入交流,用时1个多月采写出6篇重头报道。报道一经刊出,引起不小的社会反响,时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还专门指示办公厅有关同志,在起草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文件时认真研读这组报道。

  “重大战役性报道向来是新华日报的强项。”顾雷鸣表示,未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好传统,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大局、聚焦前沿,进一步加强重大主题报道,发挥好党报主功能。

  记录历史风云 引领风气之先

  新华日报在江苏出版以来的历史,是展现江苏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重要节点的历史,也是从传播角度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历史。回首40年,中国改革开放每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脚印,江苏发展的每一个实践阶段,都淋漓着新华日报旗帜鲜明、独立思考的墨迹。

  改革开放对农村意味着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1980年前,上塘是淮阴地区出了名的穷地方,1980年却突然获得大丰收。为啥丰收?1980年除夕,新华日报社淮阴记者站记者刘铮“私访”上塘,约了9个新郎召开座谈会,大家齐赞“好形势是‘大包干’带来的”。当时对“包产到户”有不同看法,上塘是偷偷搞的。刘铮认准这条路子是对的,随后在新华日报发表《九个新郎话新春》,早于1981年人民日报那篇著名的《春到上塘》。

  “涉深水者得蛟龙。为了跑新闻,我闯了几次禁区。”刘铮说,记者站从此盯上上塘,一年多里陆续发表5篇稿件报道上塘“大包干”成果,充分反映农村生产关系调整后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这样聆听时代声音的报道层出不穷。上世纪80年代末,苏南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农村青年对传统农业已不感兴趣。在此背景下,金坛种粮大户丁金光家致富后,三个儿子竟然还打光棍,这引起记者周世康和同事的注意,一篇从侧面反映农业向现代化转化迫切性的通讯《“富光棍”之谜》由此而生。周世康回忆,这篇报道不仅在全国和省好新闻评比中获奖,还被改编为电影《你爱我吗?》,成为浓墨重彩的时代印记。

  历史将会记载下这样一些充溢着改革激情与理性的经典报道:《抛弃一种僵化的思维方式》,讨论改革措施推广前是否必先究其姓“社”还是姓“资”;《告别短缺:历史性跨越》,从解决买方市场问题,看社会主义中国成功消除短缺的历史性成就……

  这些报道,为全省上下思想解放吹进一股春风。今年距人民日报首次提出“昆山之路”过去正好30年,《昆山之路》一书作者杨守松,是“昆山之路”一文采访的促成者和出炉的见证者。“1990年前后,全国都很消沉,搞经济的不敢搞经济了,搞改革的不敢搞改革了。”他说,“昆山之路”表面上是经济,实际是重塑文化、是变革思路、是营造氛围。在犹豫彷徨的大背景下,新华日报一直同步跟进报道,始终没有缺位。用今天的话说,起到了传播正能量的作用。

  1992年春,针对社会上一股否定改革开放的歪风,时任新华日报社总编辑刘向东率队采写《加快开放在苏州》4篇长篇报道。在全国第一个发声,和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高度契合,用苏州对外开放的千百个事实,有力论证讲话的英明正确。回顾当年,刘向东强调,党报是新闻舆论主力军,必须吹响改革开放进军号。他和报社同仁紧紧围绕外向型经济这一时代主题,深入到生动实践中去,撰写《“老乡”联“老外” “老乡”变“老外”》等报道,在当时把思想解放的号角吹得更加响亮。

  在改革浪潮中不断思索,用笔头记录时代发展,用思想刻画江苏蜕变,是一代代新华人放在肩头的责任。1995年,时任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的周世康参与采写长篇通讯《托起明天的大厦》,介绍张家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一起抓的经验,有力论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重要性。随后刊载的一系列报道,对张家港精神全省推广、走向全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关注全局,主题重大,意义深远,这些都是新华日报的传统基因,也是省委机关报应有的定位。”周世康认为,“身为党报记者,要时刻把新闻眼光聚焦于‘前沿、重大、鲜活’的新闻事件上,要有全局视野和历史感,这样的报道才能更好地发挥党报的舆论引导作用。”

  深入火热生活 讲好江苏故事

  80年来,一代代新华日报记者深入火热生活,发现、倾听并讲好一个个故事。《老台胞寻女奇遇记》《金牌背后的问题》《南京长江大桥,你究竟怎么啦?》《阜宁一副县长“辞官”应聘民营企业引起反响》……记者们放飞创作的翅膀,用脚步丈量丰沃的大地,释放感时忧国的人文情怀,创作出一篇篇有筋骨、有温度的精品力作。

  1991年夏,一场百年不遇的洪灾袭击江苏。报道抗洪救灾立即成为压倒一切的任务。在险象环生的洪泽湖大堤上、湖水中、破圩点,新华人与抗洪队伍同进同出,他们采写的通讯《洪泽湖不会忘记》高度凝炼时代主题——共产党人做中流砥柱,人民群众就能筑起抗洪的铁壁铜墙。

  “在赴前线报道组名单里没找到名字,我当场就急了。”当时25岁的记者顾新东主动请缨上前线。因为不能耽误救灾,记者就跳进水里同打桩群众边干边采。救灾期间,新华日报记者共发回稿件1600多篇130万字,报社农村处、总编办获评“省抗洪救灾先进集体”,纪广盛、周世康、周跃敏等30位记者被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正是有这样的记者团队,80年来,新华日报社经受住了每一次重大事件的检验。

  2014年夏,第二届青奥会在南京举行。让很多媒体人回味至今的是,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发起的“七大媒体联盟看青奥”新闻行动,把天南海北的媒体人凝聚在一起并肩作战。“那是一场极具突破性的采访行动,我们聚集全国217家各种形态的媒体,在青奥会宣传报道上打了个漂亮仗。”时任新华日报社文体部副主任孙庆介绍,这次行动打破媒体形态、区域乃至国界限制,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该如何深度融合提供了样本。

  当好记录者和观察者,强大的创造力和执行力一直在新华人血液里涌动。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是2014年的大事,新华日报推出“为了永不忘却的国家记忆·日本寻证”系列报道。参与记者陈炳山说,作为主祭地南京的主流媒体,新华日报既要拿出有特色的报道,又不能局限于南京一地、江苏一省。通过赴日广泛采访,用日本证据和研究揭示日军暴行,传递日本民间爱好和平的声音,这组“转换视角”的精心策划,在海内外中文读者中被大量转载,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通过报网端在海外广为传播。

  既有中国媒体的担当,也有全球化的国际视野。2016年5月,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紧扣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倡议和我省决策部署,推出云走“一带一路”大型新闻行动。9组骨干记者综合运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多种方式“虚拟出境采访”,采访“一带一路”沿线19个代表性国家,以21个整版重磅展示江苏与这些国家地区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成果。

  自诞生起,新华日报始终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行。一张张报纸不断累积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我们的记录步伐将薪火相传。

  部分优秀作品回放

油画《毛泽东三题新华日报》 冯健亲绘

  新华日报80年历史上,诞生了一大批深受读者好评的优秀作品。在这里,列出部分篇目,向历史致敬!

  1、《运用农村成功经验推动城镇经济改革——无锡总结推广堰桥“一包三改”经验》

  (过祖金,1984年5月3日)

  2、《金牌背后的问题》

  (周跃敏,1985年6月24日)

  3、《“富光棍”之谜——从一个侧面看农业向现代化转化的迫切性》

  (黄秉生 周世康 沈成嵩,1985年12月28日)

  4、《一个产业怎样在一个县全面崛起?采访丹阳县“眼镜之乡”丹徒县“皮鞋之乡”的思考》

  (金靖中 邹荣坤 陈仁波,1987年5月24日)

  5、《抛弃一种僵化的思维方式》

  (吴 桐,1987年8月10日)

  6、老台胞寻女奇遇记

  (叶正亭 邱范 嵇元,1990年3月10日)

  7、《舍孔雀而取凤尾》

  (济 人,1990年10月19日)

  8、《洪泽湖不会忘记》

  (刘向东 施锦昌 吴 逸 李昕昕 顾新东 刘碧峰,1991年7月25日)

  9、《“老乡”联“老外” “老乡”变“老外”》

  (张功璞 辛华仁,1992年3月27日)

  10、《大江隔断了什么——南通人在自我反思中奋起》

  (陆鱼龙 周世康 黄生甫,1992年4月16日)

  11、《扬州经验的特殊导向意义》

  (刘向东 陶 达,1994年3月10日)

  12、《托起明天的大厦》

  (王柏森 张功璞 张晓东 许建军 周 刚 周世康,1995年3月26日)

  13、《市场饱和,机遇何在》

  (王柏森,1996年6月29日)

  14、《“建设中的江阴长江大桥”系列报道》

  (李贵梁 宋金萍 丁峰 郝洪 顾雷鸣,1997年7月28日-8月1日)

  15、《苏锡常:关于结构调整的对话系列报道》

  (张功璞 冯金涛 匡启健 顾雷鸣 钱丽萍 王柏森 丁 峰 周正荣,1997年6月11日-17日)

  16、《告别短缺:历史性跨越》

  (王柏森,1997年9月1日)

  17、《实践后的回答——宜兴市乡企产权制度改革热点问题透视》

  (周兆呈 陈 钢 黄生甫,1997年11月3日)

  18、《企业扩张:谨防“低成本”错觉》

  (钱丽萍,1998年6月8日)

  19、《小康之路》

  (金伟忻,2004年8月14日)

  20、《“相见恨晚”》

  (姚大鋆 顾雷鸣,2005年4月27日)

  21、《警惕“专家观点”成为“利益俘虏”》

  (李 扬,2005年7月3日)

  22、《看南京如何成功经营两座长江大桥》

  (周正荣 俞巧云 孙 巡,2005年10月9日)

  23、《昆山系列报道》

  (周跃敏 姜圣瑜 任松筠 李 扬 邵生余 沈峥嵘 程光 余萍,2006年1月8日-17日)

  24、《今天一小步 未来一大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为江苏居民赴台旅游首发团送行》

  (陆 峰,2008年7月5日)

  25、《为了永不忘却的国家记忆·日本寻证》

  (周跃敏 陈钢 陈炳山 于英杰 余萍 丁峰,2014年11月17日)

  26、《两岸领导人历史性握手——相握80秒 等待66年》

  (任松筠 黄 伟 王晓映,2015年11月8日)

  27、《云走“一带一路”》

  (沈峥嵘、田 梅、汪晓霞、杭春燕等,2016年5月4日-5月27日)

标签:

责任编辑:王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