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世界就这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物联网应用和产品展览吸引参观者。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邵丹 肖勇摄
穿戴式物联网医疗产品的演示。张建波 摄
移动大数据实时分析系统,让展会变得透明化。张建波 摄
参观者在物博会上体验新技术。邵丹 肖勇摄
参观者在进行互动体验。
邵丹 肖勇摄
昨日,在无锡2017世界物博会期间,记者探访了智慧健康、智能交通与车联网产业发展等各大论坛和峰会,听与会大咖们畅谈物联网技术给相关产业、行业带来的改变,并在展会现场体验物联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应用。
智慧健康
在昨天的智慧健康高峰论坛上,嘉宾们纷纷表示,在物联网发展进程中,我国的医疗健康行业正面临有史以来最好的时机,物联网发展将有助于更好的医疗资源配置、更好的就医体验、更好的医患互动以及更好的医疗服务。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季娜娜
“120”急救信息上传医院,“刷腕带”可掌握病情……
物联网让老百姓看病更方便
心脏病入院半小时可手术
中科院院士葛均波告诉记者,改革开放后,中国心脏疾病爆发性增加,去年的疾病数据分析中,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达到44.8%,具体而言,农村心肌梗塞死亡率高于城市,原因就是农村的抢救机制完善不够。
他介绍,心肌梗死、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等急性胸痛是最常见的三种疾病,占胸痛高危患者的90%,而发病120分钟内是心肌梗塞的黄金救治时间。从临床经验来看,一般患者从发病到进医院,至少要经过四五个小时,而从到院至手术在90分钟内,其中检查检验的时间更是占了不少。在目前的医院架构中,急诊归急诊,检验归检验,患者到医院后则需要多科协作。为此,他们于去年倡议在全国成立1000家胸痛中心,将120急救纳入到胸痛中心去,患者在急救车上就可以进行检查检验,数据第一时间传到医院,医院可以针对病情提前做好准备。
他说,从2011年、2013年到今年,他们对7000例病人追踪,发现有胸痛中心的患者死亡率降低到2.9%,而没有胸痛中心的死亡率仍然在5%。目前,全国已有274家胸痛中心,很多医院患者到院半个小时就可以进行手术。
“刷腕带”可掌握病情
在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患者都戴着一条小小的腕带,这条运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腕带相当于患者就诊期间的“临时身份证”,不仅关联患者信息,也关联医疗信息,记录了患者姓名、科室、床号、血型等基本信息和医嘱处理等就诊信息。相比传统的一次性纸质腕带,电子腕带信息量大,全面准确,不易破损。副院长赵阳表示,该腕带实现了对患者就诊信息、医护信息的全流程精确管理。经他们实地统计,能节省护士1/4左右的工作量,“医护人员能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对病人的关怀上,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确保了医患信息对称,保障了患者的知情权。”
在家测完血压传数据
8月底的一天,家住洛社李马巷的虞菊英测完血压和血糖后,便打开手机向自己的“家庭医生”咨询。这是无锡市“健康医家”智能管理平台在惠山试点上线后,为当地居民带来的健康服务新便利。据悉,通过物联网设备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只需一个APP,居民刚测的血压、血糖值会实时传输至平台,医生便可为居民提供健康评估、预警干预、健康宣教等服务,一改以往被动等待居民求医的模式。
记者探馆
看病有“四合一”平台全程保障
还有临床大数据作支撑
来自浙江杭州的思创医惠科技股份公司带来的“医惠四网合一的物联网基础架构平台”,让病人住院看病变得“一目了然”。据介绍,这个平台将有线网、物联网、RFID传感网及WIFI无线网进行了融合,将住院的一应事务都纳入系统。比如,住院的病人往往都被建议要多走动锻炼,但是如果遇到医生查房,为了不错过问诊机会,很多病人和家属只能选择“等待”。而通过该平台对医生查房车的实时监控数据,不但医院了解了值班医生的查房进展,病患也能了解医生到了哪个病房。
再比如,入院病患有时候因为一些原因会私自外出,在这个平台上,通过随身佩戴的定位传感设备,医护人员则可以实时掌握病患行踪,一旦病患跨出“警戒区域”,还能进行提醒,同时也便于迅速定位找寻到病患。
“这个平台还有更大的作用,就是将医院的管理、医生的治疗、患者的求助以及监控等环节都纳入其中,实现住院环节的物联互通。”在更大范围内,该企业还致力于将就诊的前期预约挂号到后期的回访,乃至临床医疗实践、教研等医疗环节全部纳入,从而打造中国创新型智慧医疗服务生态体系。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张建波
智能交通
作为2017世界物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交通与车联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中国智慧交通管理产业联盟年会昨天在无锡举行。与会者以“车联物通、路畅人和”为主题,就智能交通和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展望等交流思想。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丁波刘梦雪
未来5-10年,汽车行业的发展会远超过去50年
车联网让汽车出行更加安全与智能
会议期间开放智慧出行体验活动
车联网,就是将汽车也变为互联网的一个终端,将汽车也变为互联网的一部分,通过车辆数据收集、汽车网络互联、云中心控制调度这三个步骤,让我们的汽车出行更加安全与智能。
由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联合华为、中国移动、中国一汽、奥迪中国和无锡交警支队等单位实施的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出行活动,在会议期间向论坛嘉宾和无锡市民开放,体验活动以LTE-V技术为基础,通过连接交通信号机、视频监控设施与车辆(V2I)、车辆与车辆(V2V),实现互联互通,将交通信号灯、路口路况、交通管制、施工、事故等信息实时推送给驾乘人员,以保障行车安全和畅通。
这个项目是国内首次在开放道路上进行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
为解决公共安全问题提供新思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表示,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日益交汇融合,全球的治理体系将会面临深刻的变革。公共安全物联网为解决我国面临的公共安全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应该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和优先发展。建立智慧安全城市,打造城市级公共安全物联网,将为我国现在面临的桥梁坍塌、危险物泄漏、环境污染等安全问题提供切实有效的预防机制。
智能车和智慧交通都要在“三个世界”展开
中科院自动化所国家重大实验室主任王飞跃表示,我们要造的智能车,是要在“三个世界”造车——物理世界、心理世界、人工世界,我们的交通也是“三个世界”的交通同时控制,物理的交通,心理的交通,网络的Cyber交通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不堵、安全、绿色、可持续,才能真正建立智慧城市。
对此,长安大学赵祥模副校长提出,智能网联汽车是一个以智能车和车辆联网技术为基础,以交通核心参与者即人、车、路、环境作为网络的节点,通过多元交通信息感知与融合技术,借助网络的信息交互和普适计算能力,提供本地和远程信息服务的复杂的网络,所以智能网联汽车它不是车,它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也可以说它是具有网联功能的汽车。
通用汽车中国工程总监、泛亚汽车研究中心首席专家CharonMorgan则认为,在接下来的5-10年中,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会比过去50年的变化巨大,尤其是在中国。
记者探馆
玩转未来驾驶,科幻变现实
无人汽车见人自动让行
无人驾驶汽车,近年来在国外非常红火,相关的节目视频也都有展示。不过,无人驾驶汽车来到无锡,还是第一次。
当天,在展馆外的特设展区,中国移动的无人驾驶体验区,就吸引了众多年轻人体验。
记者看到,报名参与体验的年轻人上车之后,工作人员给予简单的说明,然后根据要求,体验者将手离开方向盘,任由汽车自己“驾驶”。
只见开车后,无论是转弯,还是过红绿灯、人行道,都是相当有板有眼。
比如在无人汽车行驶过程中,工作人员会“故意”经过车前位置。此时根据物联网大脑的数据分析并指示,汽车会在“看”到人员离开后才继续前行,同时遇到路口的红绿灯还能停车等待通过。
“电视里看过,国外的人制作的,很多科幻电影有这样的镜头,现在真的来到我们的身边,太神奇了。”体验者这样表示。
据了解,借助于物联网技术,利用传感探测设备及成像设备等,无人驾驶汽车在未来将更多出现。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张建波
城市应用
无锡是物联网启航之城,也是物联网应用之城。昨日,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无锡物联网企业高端访谈上,与会嘉宾畅谈“物联网这样改变一座城”,与会者们一起分享了他们跟物联网结缘的故事。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丁波
物联网这样改变一座城
在锡企业家分享物联网故事
无锡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周文栋说,无锡现有物联网企业超过2千家,在2016年底,物联网产业的产值超过2千亿,而且保持了非常快的增长速度。物联网企业中已有主板上市企业24家,新三板上市企业54家,让我们更有底气。
通过机场手推车就能查登机口、看新闻
知谷网络科技公司创始人全球董事长、总裁陈涛说:“2011年我带了10个人从广东来到无锡创业,现在连接的设备设施数量已经有数万台。每年覆盖的旅客数量已经超过了3亿人次,经过7年的奋斗,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化的势能。”
陈涛表示,把传统的机场手推车变成了一个智能的手推车,旅客到了机场过完安检一刷登机牌就能够使用,可以提供母语的服务。能够利用导航的技术,无论是在购物还是在就餐,都能够告诉他去登机口有多远,要花多少时间,他就能够放心在机场里面吃饭、购免税产品等等,还能够给旅客的手机充电,也能够看电影、玩游戏、看新闻。所以说它解决了旅客那么无聊的候机时间,产品和服务本身能够获得旅客的认可、机场的认可。我们能够利用物联网技术把所有机场连成一张网络。运用我们的这个网络,就能够在全球所有飞往江苏省、飞往上海市的机场的登机口,就能够看到江苏、上海的旅游信息。
借助物联网城市的名片,企业迅速成长
江苏蓝深远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实秋表示,“通过这几年无锡市政府在物联网上的打造,让全国,甚至是世界都知道无锡,也知道无锡我们这个企业。现在我们出去做项目的时候,我们刚递上去名片,别人就马上说是物联网的基地。所以我们在近五年的发展中,是借了物联网城市的名片,这个名片使企业得到了一个发展。近五年,我们在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在全国已经有20多个分公司,业绩每年增长30%-50%,也上了新三板。这几年也正在积极准备IPO。
记者探馆
哪个展馆人多,哪里有共享单车
大数据显示屏让你一目了然
本次物博会的一大看点,当属入口处的“大数据”系统显示屏,让参观者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物联网”。
在这个大屏上,不但实时显示正在场馆的参观人数,而且还对累计参观人数进行了标识,甚至是展会周边的外围人员也都有统计。
同时,大数据还以图示的形式,标注了当天不同时间点人流量的多少,显示出观展人流量的变化趋势。而在大屏下方,则实时显示当前几个展馆的人流密集程度及展馆分区,提醒着参观者可以错开场馆进行参观,以防人流拥挤,影响观展质量。
更为贴心的是,这个展会大数据实时分析系统还对周边共享单车的数量和分类进行了统计,提醒周边有哪些共享单车可供选择骑乘。
“这样就太好了,哪儿人挤,哪儿有什么看的,都一目了然,物联网真是好,一切都连在了一起。”参观者瞿先生说。
实际上就记者本身采访而言,这些实时数据分析系统带来的信息量,也是帮助了相关采访工作的开展。“可以说,一进门就立刻感受到了物联网的魅力所在,是真切感受到的。”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张建波
智能制造
昨日上午,在“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上,1000余位各届人士齐聚,打造一场智能制造的饕餮盛宴。其中,有关人与智能机器如何共生的问题引发广泛关注。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张建波
智能机器一定会“取代”人类吗?
院士认为,“人机共融协同”、彼此需要才是正确方向
智能制造时代
机器人将成“岗位担当”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从“企业转型”的角度,论述了智能制造与制造业企业转型的关联。
他认为,在企业的能力建设方面,未来的企业必须兼备硬能力和软能力,并做到相互促进。其中,硬能力主要是企业现有的硬件设施,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如今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机器人将更多介入到工业化生产。而软能力,则是要利用物联网技术,将传感器、大数据运用到企业的生产管理中,用大数据驱动企业的运行。“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个工业企业必须是一个软件企业。”
他还以无锡的一家名为天奇自动化的企业为例进行了解释。据悉,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一个颠覆性产品——全新的汽车装配线智能维保系统,能够密切注视着生产线上的一举一动,人、机、料、产品等各种对象的实时映射数据通过智能传感器,发送到远程诊断云平台。这样的系统可为汽车生产企业节约六七成备件成本,增加1%的设备开机率,同时减少近五成人工成本。
智能制造
不等于“机器换人”
人会被机器取代吗?李培根称,在未来智能制造和企业转型的过程中,机器人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不过,他认为,现在在汽车厂、装配线上看到的机器人在严格意义上不是智能机器人,距离智能制造尚有一段距离,“未来机器人与人共融,与人协同,这对机器人的要求更高了。”
他说,现在的工业机器人是在围栏里头工作,与人隔开,未来机器人将与人在一块工作,这就需要机器人懂得人的意图,理解人的意识,要求机器人有更高的智能。
在很多情况下,很多领域其实很难像汽车厂流水线机器人一样自动化,比如说航天领域,装配需要人的帮助,人需要机器人的帮助,这种情况下对机器人的要求其实更高。“日本的法拉克机器人有两个工作模式,一个是高速工作模式,另一个是协作工作模式。协作工作模式与人一起,不需要围栏,在一定距离碰到人就会切换,这个未来在制造业可能会用到很多。”李院士称。
在李院士看来,智能制造的核心目的是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机器人的加入不能简单理解为机器取代人类。未来的智能制造模式,一定是人机共融。发展智能制造,不仅要发挥机器的优势,更要强调人在转型过程中技能水平的提升,人类的作用不容小觑。
腾讯联合无锡市高新区
建TUSI物联网联合实验室
9月10日在无锡举办的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腾讯宣布与无锡市高新区联合成立TUSI物联网联合实验室;同时携手Intel共同开发区块链技术;并与飞天诚信、握奇、天地融等智能硬件设备厂商共话物联网安全热点与前景,探索多场景下的移动支付安全。此外,腾讯在主会场展出了TUSI联盟成员的身份认证设备以及相关应用场景。
针对物联网时代下的用户隐私和财产安全保障,腾讯去年4月就发布了腾讯领御守护计划。此次成立的国内首个TUSI物联网联合实验室,是致力于打造以产业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为核心,提供测试认证、技术转移、联合开发等技术服务的新型研发机构。依托腾讯公司9亿用户数据积淀,TUSI物联网联合实验室承担“互联网+”安全领域的技术研发及成果发布,将面向腾讯公司“互联网+服务”及全体TUSI联盟成员、各类相关物联网企业的测试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基于TUSI标准的物联网安全检测、产品安全评估、安全服务能力输出等多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