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风华20载 在故里唱响昆曲的“青春之歌”
2021-07-09 16:44:00  来源:苏州日报  作者:朱新国 占长孙/文 昆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1
听新闻

  风华20载,水磨腔浸润故里

  20年前,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被推向世界舞台。20年后,昆山以“百强县之首”和“昆曲故里”的双重身份,向全国乃至世界唱响一曲“青春之歌”,展示出一条绽放时代华彩的“昆曲之路”。

  羌笛弦管600年,古老的水磨腔婉转成历史的河流,流淌着城市的文脉。昆山不遗余力传承弘扬,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扎实推进昆曲艺术与城乡经济、江南文脉、全域旅游、城市风貌协调发展,激发城市新活力。

  在昨天举行的昆山市庆祝昆曲入遗20周年大会上,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一级巡视员吕育忠说,昆山持续加大对昆曲等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不断丰富昆曲展示平台,使昆曲成为昆山的一张文化“金名片”,为传统戏曲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从“无处安家”到处处为家

  广辟“良田”播撒昆曲火种

  再一次来到昆山,穿梭忙碌于昆山当代昆剧院和各种昆剧排演场馆间,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昆山改编昆剧《浣纱记》导演徐春兰仍有不少感慨。“即使是一所乡镇小学,也有古色古香的排练厅和精致漂亮的舞台,昆山对昆曲的喜爱随处可见。”昨日,参加完《浣纱记》发布仪式的徐春兰说。

  岁月无声,见证一场使命的接力。2015年,昆山当代昆剧院挂牌成立,填补了昆曲的故乡没有专业昆剧表演团体的空白,也成了中国第八个昆剧专业院团,从此开启了昆曲在昆山大繁荣大发展的新征程。

  回忆20年前的情景,曾受邀担任剧院董事长兼运营总监的昆山籍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柯军感慨道:“除了一个藏身于亭林园内的小型昆曲博物馆外,很难再见到让人印象深刻的昆曲场所,面临在故乡无立身之地的尴尬。”

  从“无处安家”到处处为家,折射的是昆曲在昆山20年来的发展变迁。昆曲入遗的喜讯传来,长期埋头推进经济高速发展的昆山,在深入调研、潜心规划、精心设计之后,开启一场“昆曲回家”的“长跑”。

  昆山加大经济反哺文化力度,累计安排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6.5亿元,其中专门用于昆曲保护传承资金1.77亿元,在昆山全市范围建立健全多业融合、文教结合、部门协同、城乡一体的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和完善市、镇、村(社区)三级昆曲传习基地,广辟“良田”播撒昆曲火种。

  在亭林园打造实景“园林版”戏台,投用昆山大戏院梁辰鱼昆曲剧场、昆曲学社、昆曲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市级昆曲公共文化设施,昆山还在各重点接待场所、星级宾馆、旅游景区和商业街区提升改造和规划建设一批集昆曲艺术导赏、演出分享、传播普及于一体的昆曲小剧场,让昆曲身影随处可见。

  与此同时,加快镇、村网络布局。千灯、巴城、周庄、锦溪等区镇均建有古戏台和文化中心剧场,如杨守松、俞玖林、顾卫英等一批昆曲名家工作室也先后建成开放;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100%标准化建设全覆盖,众多学校开辟昆曲艺术阵地,常态化开展昆曲排演活动,使昆曲浸染于昆山群众的日常工作、学习与生活之中。

  从“难有识得”到村巷传唱

  “阳春白雪”成群众文化新IP

  沿着青石板,走在巴城老街,耳边不时听到从临街的明清民国建筑里飘出的水磨腔调。这里是第三批省级特色小镇——“昆曲小镇”,连续6年举办的“重阳曲会”每年吸引数百名昆曲爱好者从全国各地赶来雅集,这不仅是昆曲人的节日,更润物无声地沁润在百姓心田。

  昆曲在江南的氤氲雾气和吴侬软语之中脱胎,水袖翩然,声声入魂。然而,在以前,即使是昆山人,也很少有人听得懂昆曲,更不要谈学唱,与大受追捧的沪剧、越剧等相比,昆曲在故乡也常坐“冷板凳”。

  为此,昆山大力开展昆曲普及系列活动,连续10多年在亭林园、市民文化广场等地举办国庆戏曲节惠民演出活动,连续10年举办昆曲回故乡——高雅艺术“四进”活动,选派昆曲青年演员进社区、学校、企业、机关进行公益演出,并定期举办“大美昆曲”系列讲座、知名昆曲演员分享会、戏曲辅导进基层等活动,培养一批又一批昆曲拥趸。

  在积极向上争取下,自2018年开始,“百戏盛典”连续3年在昆山举办,实现全国348个戏曲剧种以及木偶剧、皮影戏两种戏剧形态的“大团圆”,先后组织开展201场演出、约1.2万名演职人员参演,现场观众人数达11万人次、网络直播观看量超1.5亿人次、微博累计阅读量超7.2亿次、抖音播放量超4.2亿次,让昆曲再次大放异彩。

  昆山还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昆曲保护传承,目前共有昆曲研究会、缘源昆曲社、昆玉堂昆曲研习社等6个昆曲社团,千灯镇“秦峰曲会”等各区镇交流赛事百花齐放。

  走出深墙大院,昆曲正成为群众文化新IP。“大美昆曲,大好昆山”,这句昆山新的城市宣传语,正成为昆山对昆曲的幸福演绎。

  从青黄不接到“春满梨园”

  外引内培催开“梅花”朵朵

  一招一式,一颦一笑,演绎得活色生香;手眼身法、念唱做打,展露出扎实的基本功。在昆山当代昆剧院成立5周年之际,昆山原创昆剧大戏《描朱记》举行首演,一群“90后”撑起了一部原创大戏,博得了在场观众和昆曲专家的阵阵掌声。这是继《顾炎武》《梧桐雨》之后,昆山推出的又一部原创昆剧,展现了剧团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观众在“变年轻”,演员也在“变年轻”。昆山加大外引内培力度,出台《昆曲发展规划(2018-2022)》,成立昆山市“昆曲发展”委员会,组建“昆山市昆曲研究院”和“昆山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并设立江苏首个县级戏曲类基金会“昆山昆曲发展基金会”,重点用于昆曲人才培育等,首期投入1000万元。同时,开展人才定向委培,出台《昆山市培育和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实施细则》,每年引进昆曲高层次人才,最高奖励和补助每人200万元。

  面向小学生的“小昆班”也在昆山各区镇全面开花,累计培养5000余名昆曲小学员,摘得“小梅花”等上百个国家级奖项。昆山市文体广旅局还与昆山市教育局联合成立小梅花艺术团,连续举办十届“小梅花全国少儿戏曲大赛昆山选拔赛”,百余名学员被选拔进专业院校深造、近20位成为专业演员,为昆山建起了一支“枝繁叶茂”的昆曲人才梯队。

  “昆曲入遗20年,也是昆山在戏曲发展道路上不断探索的20年。这是一个总结,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昆山市文体广旅局局长苏培兰表示,昆山将围绕“江南文化”品牌塑造,进一步提升昆山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绣好昆曲事业和产业发展的“双面绣”。

标签:
责编:王慧云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