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新经济产业跑出高铁“加速度”
2021-07-28 16:00:00  作者:萸风  
1
听新闻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苏州高铁新城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98亿元,同比增长34%;2018年、2019年、2020年连续三年获评苏州市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地区。

  占地仅28.9平方公里的苏州高铁新城,因高铁而生而兴,仅用十年,便成城、成势,跑出高质量发展的“高铁速度”。

  根据规划,京沪高铁与通苏嘉甬高铁、如苏湖城际与苏锡常城际将于苏州北站交会,位于长三角横向纵向通道交会处的苏州高铁新城,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当前,苏州高铁新城正积极抢抓“四大国家级战略优势”,主动布局新经济赛道,加快推动数字金融、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新经济产业发展,以后来居上之势扛使命展担当,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瞄准新兴产业,抢占新经济发展赛道

  【镜头】

  在今年的苏州“五五购物节”期间,沪苏两地18.18万名群众分享总计1000万元的数字红包。

  自去年年底至今,苏州3次数字红包发放,都与苏州高铁新城数字金融产业园息息相关。

  作为相城区“一号产业”数字金融产业的核心载体,截至目前,数字金融产业园内有数字金融类关联机构和企业261家。

  从2017年底成立,到2020年产业园核心载体扩至相融大厦,短短几年时间,产业园内已入驻银行、证券、融资租赁、科技小贷等金融服务机构19家;集聚产业基金超100支,总规模近886亿元。

  【纵深】

  坚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向发力,苏州高铁新城致力打造“数字金融一号产业”。

  依托相城数字金融产业园,苏州高铁新城积极打造两基地、三中心,即上海证券交易所苏南基地、中国(苏州)创投数字研究基地和数字金融服务中心、数字金融展示中心及长三角国际路演中心,构建以“产业+金融+科技+人才”的数字金融新生态体系。

  通过加强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合作,苏州高铁新城内相继建设起长三角数字货币研究院、长三角金融科技公司、长三角数字金融数据中心等三大国家级平台,搭建起一套从基础研发到应用探索的完整体系。

  “工业互联网+区块链”可以在企业私密信息不泄露的情况下进行大数据共享,“智能网联汽车+区块链”让更多上路数据可以跨企业跨区域进行共享,大幅缩短技术验证时间……

  先进的数字金融相关技术,正不断赋能新兴产业发展。截至目前,苏州高铁新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集聚超60家企业,涵盖30余个产业链细分领域;工业互联网产业已集聚相关企业超40家,全国15个国家级“双跨”平台中的紫光云引擎和忽米网两家选择落户苏州高铁新城;引育区块链技术和应用企业超过70家,涵盖底层技术研发、中层平台、上层应用的整个产业链体系;集聚先进材料相关企业34家;集聚文化创意产业相城企业530余家……

  当前,苏州高铁新城正围绕打造千亿级产业高地的目标,聚力发展科技研发、数字金融、文化创意三大产业,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金融、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先进材料、区块链等新兴产业的创新高地。

  产城加速融合,为产业定制城市空间

  【镜头】

  无人售卖、无人配送、无人环卫清扫车、无人小巴……走在苏州高铁新城的道路上,随处可见的无人驾驶车辆示范应用场景,已成为新城街头的新风景。

  无人驾驶走进生活的背后,是产业与城市的深度融合。

  这座新城里,有“聪明的车”“智慧的路”“灵活的网”。

  截至2020年年底,苏州高铁新城完成总长63.4公里的智能网联测试道路改造,道路包含丰富的城市开放道路场景。预计到2023年,将完成包括交通枢纽、隧道、高速公路等场景在内的总计300公里道路智能化改造。

  【纵深】

  让新经济应用场景从“星火”走向“燎原”,自建城之初就秉持“产城融合”发展理念的苏州高铁新城,走出了“城市场景”向“场景城市”跃升的新路径。

  今年3月,苏州高铁新城发布“上路计划”2.0版,即“4825计划”,实现从单个城市场景到城市综合场景层面转型。

  “4825计划”以高铁苏州北站为中心向周边写字楼、公园、购物中心、公开道路、智能基建等处辐射,全力部署应用场景,即商用车、乘用车、低速小车、特种车4大车辆体系,公交车、出租车、配送车、路面检验车等8大车型,以及楼宇、公园、小区等25个应用场景,力争覆盖用户超1万人,形成“处处皆场景、遍地是机会”的场景城市特征。

  不仅仅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7月10日举行的2021数字金融赋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峰会上,苏州高铁新城数字人民币全域应用试点实施方案发布。目前,在新城内,衣、食、逛、行共有超300个B端场景可以使用数字人民币消费结算,场景的密集度已在全市首屈一指。

  产业发展定义城市空间,城市空间服务于产业发展。为产业定制、为产业人才定制的城市空间,为新经济产业的发展搭建起更广阔的舞台,更将吸引越来越多的行业龙头企业在此集聚,逐步构建起新经济产业相关企业足以生根发芽、迅速长大的产业生态。

  拓展发展空间,聚力打造“东方智谷”

  【镜头】

  今年2月,位于齐门北大街以东、南天成路以南,距离高铁苏州北站仅2公里的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启动区启用,这是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地方建设的第一个物理的生态空间,也是全市率先利用综合能源供应的产业载体。

  去年年底,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新址启用,新址正位于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启动区内。两个月后,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就迎来了涉及数字金融、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等多个新经济产业第一批“邻居”。未来,将有超20个项目落户启动区。

  位于苏州高铁新城中部片区,正在建设的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计划通过5至8年集聚10万以上高科技研发人才,致力打造“东方智谷”。

  【纵深】

  前脚走出高铁苏州北站,后脚迈入高层楼宇。在苏州高铁新城3公里长的南天成路两侧,已有17栋聚焦研发的产业楼宇,5栋税收超亿元。

  一条南天成路,是苏州高铁新城由南向北逐步开发的起点。

  18栋商务楼宇、20多个科技孵化器、近5000名高层次人才……苏州高铁新城高标准规划建设出苏州高铁新城大数据产业园、苏州高铁新城数字金融产业园、苏州数字影视动漫产业园、苏州高铁新城电竞产业园、苏州文化创意设计街区、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智能网联汽车研创园等一批优质产业载体。

  今年6月,地处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核心区域的中荷(苏州)科技创新港项目开工建设,建成后将进行研发、生产、制造光电信息、半导体、汽车高端零部件等“高精尖”产品,该项目已列入《2021年江苏省重大项目清单》。而这个“高大上”的研发社区将打造一批高能级创新载体。

  优质的项目引进和落地,离不开众创新平台与产业载体的搭建。在这片创新创业的肥沃土壤上,每一个产业载体都将持续形成高效的创新生态圈。

  作为“后起之秀”的苏州高铁新城成绩斐然。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苏州高铁新城作为相城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区”的核心区,将着力发展形成“三高地”,即未来产业高地、国际人才高地、金融资本高地,建设成为集未来产业、高端人才、数字金融于一体的“东方智谷”。

标签:
责编:王慧云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