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工作一直是街道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探索农村污水处理模式,补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短板,宁海街道有效利用“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经过多次调研,深刻地意识到要实现乡村振兴,就要治理好农村污水,保障农村用水安全。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浪潮的带动下,宁海街道确立了污水治理提案,提案承办单位与提案单位、提案者、政协委员、相关职能部门等进行了面对面沟通交流、现场协商,并组织进行提案办理情况民主评议。
在提案过程中,政协委员要求,要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污水处理厂建设管理工作。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污水处理运行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加强乡镇污水处理,作为落实污染减排任务,提高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的重要工作来抓。要明确责任主体,加快职能划转工作。要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综合考虑污染防治形势,经济社会承受能力,居民意愿等工作,合理确定缴费标准保障污水处理正常运行。污水治理工作是长期性事业,切实提高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率。
宁海街道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污水治理点指导工作时表示“水是生命之源,滋润着世间万物,庄稼、牲畜的用水达到基本标准,生态的食物链供给才会安全,人的健康才有保障”,针对污水处理常出现的思想认识不够到位、污水收集率还不够高、污水治理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委员们坚持问题导向,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如要加强工作统筹协调,压实污水治理工作责任,按照“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全面铺开”的思路,与新农村建设结合,地上与地下、村里与户里联动推进,扎实推进治理工作。
考虑到街道实际,治理过程中一是选择运行成本低、维护费用低、运行稳定的技术。二是要选择社会效益好的治理方式。宁海街道政协委员多次强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项涉及家家户户的民生工程,要让村民参与进来,鼓励专业公司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优先使用项目所在地的劳动力,提升工作的综合社会效益,赢得村民支持。”三是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吸收当地劳动力参与,日常维护工作采用专业公司维护与当地村民看护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污水不出村,出村无污水”时,村民获得感会增强。要宣传教育农民理解、支持、爱护污水处理系统项目。
据了解,截至目前,宁海街道10个村村庄污水建设全面启动,共计完成管网建设8000余米,疏浚河道3000米,清理水草和垃圾600余吨,有效的美化了乡村环境。
太平村村民称赞道:“在污水排放解决之前环境确实也不太好,到了夏天味道确实不好闻,特别招苍蝇蚊子,政府给我们解决了污水排放问题,今年夏天环境好多了,生活在这里越来越舒心啦!”
宁海街道政协委员介绍:“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进一步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确保我们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工作有序推进,不断改善我们全县的农村人均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