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兴核心村的50亩百合迎来了大丰收,这对于当地村民来说可谓是件喜事儿。作为宜兴农产品的一张特色名片,百合规模化种植并不稀奇,但要在太湖渎边搞大规模种植,多年来还未有人敢做尝试。
百合又称为“太湖之参”。由于太湖渎边土壤肥沃,独有的夜潮地非常适于百合的生长,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太湖渎边百合种植面积近万亩。然而,由于农户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壤酸化,渎边百合逐渐消失。近年来,宜兴百合便逐渐转移到了宜南山区、安徽、江西等地的丘陵地区。渎边百合回到“娘家”见证了太湖保护成效,一方百姓的生态坚守更让“黄土地”变为了“钱袋子”。据了解,今年,渎边百合种植面积已从原来的不足10亩增加到了近百亩。
时隔多年,核心村再次大规模种植,源于对这块土地有了足够的信心。“这块地我们养了近6年。”当被问到是否采用农业新技术时,核心村党总支书记黄江却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去年9月,核心村在太湖边觅得了一块50亩大小的土地,并邀请省农科院做测土配方,开始尝试种植。“传统的种植技巧保留,唯一的变化是化肥农药绝不使用。”黄江拿起两袋施肥用的“特制”黄豆粉跟记者解释。据了解,为了恢复渎边百合名片,核心村留出了200亩土地空间,每年只使用50亩,待一轮收获期结束,这块地便将进入长达4年的“修复期”。
宜兴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陈可伟透露,2017年在太湖一级保护区试行的休耕轮作,如今已推广至全市,面积从1万亩增长到了12万亩。
百合花开,为村级致富拓展了新思路。“个大,还是那个味道。”村民吴欢看到百合丰收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得知百合亩产约有2000斤,每斤能卖到40元高价时,许多村民还到村委取经,想要尝试种植。据黄江透露,今年百合基地不但解决了50多位剩余劳动力就业,而且预计可为村级增收100多万元。在衍生产品的开拓上,核心村大胆尝试,与茶场、食品加工厂等合作,将百合叶制作成百合茶,百合籽磨成粉,首批产品一推出便订购一空。
更让村里信心满满的是,发展农旅融合的计划被提前提上日程,昔日小村庄成为了网红打卡地。花开时节,田间迎来了一波又一波赏花、摄影者,目前,村里还在洽谈房车基地、婚纱摄影基地等一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