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剑对农户进行指导。
8年前,38岁的郑计廷还是一名收入微薄的贫困户,他靠着政府帮忙协调的贷款,走上草莓种植发展之路,顺利实现脱贫;8年后,郑计廷的草莓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收入已翻数倍,但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实的郑计廷,却遇到草莓种植以来最大的瓶颈——病虫害严重,产量下滑。
在贾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像郑计廷这样遇到问题的草莓种植户不在少数,如何减少病虫害?如何提升产量和品质?是当地政府和农户不断思考的问题。而从今年开始,这个棘手的问题,或在科技项目的创新推动下得到解决,一场校企地联手开启的产业助农新篇章正在贾汪铺开。
病虫害来袭
草莓种植遇瓶颈
从每年9月到次年5月,大棚草莓都要经历一段从培苗开花到结果采摘的过程。其间,三茬草莓的丰收,大概能为种植户带来每亩约6000斤、毛利润超10万元的回报。
在贾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像这样的草莓种植户大约有4000多人,种植规模近两万亩。眼下,拥有7亩种植面积的郑计廷就是其中之一。2012年,郑计廷还是一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他拿到政府帮助协调的两万元贷款,次年就靠草莓种植实现脱贫。8年来,郑计廷的草莓种植也算顺风顺水,尤其是2017年前后,其种植规模已达十余亩,收入相当可观。
郑计廷的成功发展其实并非偶然,除了借力政策“东风”,也离不开他埋头苦干的付出和对种植技术的总结探索。但近两年,炭疽病、根腐病等病虫害导致草莓产量下滑,已让郑计廷感到手足无措。短短一年,他的草莓亩产量下降近20%,速度惊人。而像郑计廷遭遇的问题,园区绝大多数农户都正在经历。
“别看这个季节还没到草莓种植的时间,但眼下却是最关键的清棚时间,能不能有效清除病虫害,关系到我们来年的草莓产量和品质。”6月22日,郑计廷说,以何种方式清除病虫害,是园区政府和广大农户当下在思考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或许已经有“大能人”可以解决了。
校地企携手
科技项目产业助农
郑计廷口中的“大能人”,是来自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凤舞剑副教授。去年10月,凤舞剑带领项目课题团队来到贾汪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田间地头,开始传播科学种植草莓的技术和理念。
“我一直从事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领域的科研工作,去年,我接到这个园区很多农户反映草莓种植遭遇病虫害问题,于是就赶到现场实地查看。”凤舞剑说,他先后到访园区的郑庄村、王集村,发现这里的广大农户在草莓种植方面有基础,但缺乏科学种植的理念和技术,比如每年6月到8月,这最热的3个月应该是消杀病虫害最关键的时期,以大棚草莓种植而言,需要及时采取高温闷棚技术,对土壤进行自然调节,但这里的农户却为了加强土地利用,见缝插针地种西瓜、种架梅,看似多了一份经济收益,却破坏了土壤质量,来年种植草莓时,无疑会因为严重的病虫害导致产量下降,对草莓的品质也会造成影响,需要及时调整。
于是,根据市科技局重点研发项目——“高架草莓与食用菌立体套作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凤舞剑带领的课题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高温闷棚土壤改良方案,并积极联系了3家企业,为有关农户免费提供草莓生产物资与技术指导方案,同时通过组织培训的方式,为农户传播先进的科学种植技术,帮助农户壮大发展。
“从去年至今,课题团队已经为郑庄、王集20多个示范户发放了两万元物资,而且凤教授基本每周都要来园区,已培训300余名农民,并帮助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顺利实现脱贫,得到了当地农户一致好评。”贾汪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技中心曹中源说,未来,农技中心将进一步和课题组广泛对接,指导农户科学种植,以现代化种植技术推动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让农户的收入不断提高,让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之路走得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