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盐城】通乡畅村,出门抬脚上公交
2019-09-17 09:22:00  来源:盐阜大众报  作者:记者郑岁寒 陈和洲 夏恒瑾  
1
听新闻

  “以前村子里哪有这么宽敞的柏油路,而且小区门口就能坐上公交,我们老人乘车还都免费,比以前在土路上骑自行车进城可方便太多了。”今年87岁的周金贵是龙冈镇晓庄村村民,老两口去年在晓庄集中居住点置换了一套150平方米的新房,说起新房子的配套设施,老人赞不绝口,尤其是家门口通达宽敞的道路,让生活变得便捷舒适。

  一条好路对一个村庄的环境影响有多大,晓庄村党总支书记封成材对此深有感触。“修了路,开通了公交之后,很多百姓才愿意主动搬离老房子,住到集中居住点来的。”封成材说,原来的庄子流转成为产业用地,相较以前,新的集中居住点交通便捷,让很多人主动走出去打工,而且居住环境大大提升,村民们都很满意。

  晓庄村以道路建设提升居住环境,是盐都区近年来加快建设高标准乡村公路,优化乡村环境的一个缩影。目前,盐都区所有行政村都已通达双车道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覆盖率达100%;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的等级公路通达率100%,路网密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1999年楼王镇公路站刚成立的时候,镇上只有一条老331省道是沥青路面,全镇大概只有四五条主干道,还都是砂石路,更别提村里的路了,基本都是土路泥路。2003年左右,才基本村村通上3.5米宽的水泥路,道路真正提档升级还是在2013年之后的这几年。”楼王镇公路管理站站长丁安新从事公路建设工作20多年,亲历了盐都区农村公路建设的巨大变化,在他看来,优质的农村路不仅让村民出行方便了,还带动提升了镇村的环境。

  2012年底,盐都区交通运输局先行一步、主动作为,在苏北县区级层面率先拿出了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的方案,计划通过几年的努力,建设更高标准的乡村公路,密植盐都交通的毛细血管,实现更高层次的“村村通”目标。

  2013年,盐都区交通运输局开展提档升级试点工作,共投入5000多万元,对11条共计54公里的县乡道路、16座桥梁进行了升级改造。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镇村公路发展规划,又投入6.7亿元对428公里县乡道路、421座桥梁进行升级改造。

  2016年,省、市先后出台了农村公路提档升级3年行动计划,而此时的盐都农村道路建设工作正进展得热火朝天,如火如荼。盐都区决定用2年时间完成3年行动计划,再投资6.62亿元,完成493公里县乡道路、435座桥梁的升级改造。

  “到2018年底,全区农村公路养护里程1400公里,农村公路桥梁2356座。”盐都区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自豪地介绍,盐都已基本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普通国省公路为主体,农村公路为基础的层次分明、衔接顺畅、运行高效的公路网络体系,实现了高水平村村通,构建了城乡贯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

  “以前的路就是光秃秃的路,哪有这么漂亮的公交车站台和绿化,这条杨侍路修起来之后,感觉咱们村都气派多了。”9月14日上午,郭猛镇杨侍村村民郭爱民和家人在村部门口的公交车站点等车,坐在整洁宽敞的站台里,大家看着路两边错落有致的绿树灌木,不由自主地夸赞起路修好后给村子带来的种种好处。

  不仅要建好更要建美农村路,是盐都区结合市委市政府“两海两绿”路径、盐都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等要求,主动对“四好农村路”工作提出的高要求。近年来,全区积极开展“美丽农村路”建设,大力加强农村路绿化美化工作,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绿化率,目前宜林宜绿路段县道绿化率达98.8%,乡道绿化率达95.4%,村道绿化率达96.6%。同时,重点加强农村公路路边集市、摆摊设点行为的规范力度,部分镇(街道)新建农贸产品市场10多处,有效提升了农村公路通行环境。

  针对“路田不分”“路宅不分”“路界不清”“路权归属不明”等历史遗留问题,盐都区还制定了“1222”建设标准,即“一条路、两条路肩、两行树、两条排水沟”,从顶层设计层面完成了路界的界定工作,全区农村公路基本实现了路田分家、路宅分离,有效保护了路产路权。

  灰土路没了,坑洼路没了,断头路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六七米宽的水泥乡村路和黑色化县道。近年来,盐都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市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交通先行”战略不动摇,坚持将高标准建设和发展“四好农村路”作为推进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奋斗目标,作为落实富农惠民政策、统筹城乡发展、打造美丽乡村、促进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形成了建管养运四轮驱动、协调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2016年,盐都区被省交通运输厅确定为全省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018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标签:盐都区;农村公路;农村路
责编:王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