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村人均收入4.3万多元,七成以上住进了小别墅——
中南村粉墙红瓦二层小楼。 沈雪梅 何家玉摄
“来,尝尝我种的梨瓜!”8月12日上午,从镇上农贸市场销售自家种的瓜果回来,海门市常乐镇中南村村民翟锦秀满头大汗进了屋,随手切开一个熟透的瓜,果香四溢。“我家种15个大棚,夏天种甜瓜、菜瓜、小西瓜,春天种莴笋,辛苦是辛苦,一年也能有10万左右的收入。”
翟锦秀的家位于一片集中居住区。一排排二层小洋房粉墙红瓦,整齐划一,屋后是按农村习惯建的小储物间,门前是平整的水泥场地,屋里地砖,房间敞亮。“这就是我们的‘农民小别墅’,这套是我儿子的,我们的老宅马上拆迁,还能再拿两套。”
在中南村,随着产业的多元发展,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人均收入由2001年的4700多元提高到2018年的4.3万多余元,七成以上的百姓住进了小别墅。
建筑业是中南村的“发家”产业。到2018年底,全村从事建筑业的村民有近400人,几乎家家都有人在建筑行业工作,每年收入近3000万元。
男壮劳力都出去了,留在家里的老弱妇孺怎么办?“我们这里交通便捷,招商引资还不错。”中南村党委副书记王山川介绍,村里先后招引建成环宇建机、鸿锦服饰等多家民营企业,200多名本村农民走出田头,拿上了工资,务工人员年均工资达4万元。
和翟锦秀不同,徐洪芳大棚里种的生菜、番茄等,不需要自己去销售。“我们都是按海创的要求种,种出来由他们收购,有最低价保护,收入有保障。”徐洪芳说,现在村里有50多人帮海创种地,种植大户的年家庭收入能超6万元。
江苏海创农产品公司是由法国创造食品公司投资4亿美元,在中南村建办的农产品加工中心项目,每年加工销售农产品1.5万吨,产品供给华东地区星巴克、麦当劳等国际餐饮品牌,年产值2.5亿元。除了开展“订单农业”,海创还吸收近百名村民到公司上班,就近消化适龄劳动力,“他们一方面有流转土地的租金收入,还有一份工资,多途径增收。”
去年7月,中南村召开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大会,111名设立人拿到了股权证,中南村成南通“股改第一村”。
合作社设立之初的300多万资产并不算多,如何为村民挣来更多收入?中南村党委一班人将目光瞄准了第三产业,“结合张謇故里特色小镇项目,将旅游和农业结合起来,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王山川说,村里打算在南入口开发打造75亩的商服项目,给游客提供餐饮、购物等服务;北侧投入1000万元建6个高标准的玻璃大棚,开展新特品种栽培、亲子采摘、科普展示等活动,丰富旅游内涵,“大棚年底就会建好,南入口的征地拆迁也在推进中。”
今年74岁的老村支书黄睎祖,见证了中南村从贫到富的历程。“从单纯的农业到建筑业、工业,从瓦房泥路到别墅水泥路,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他的老屋在村南入口附近,已经被开发旅游商服项目征收了,很快就会被拆除,“到时候就搬去聚居区的别墅,我们老两口也是‘股民’,村里发展好了,我们会有分红,生活也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