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上午,镇江市篆刻艺术推广协会举办地方史志读本《印记镇江——现代大众篆刻作品集》首发式,以篆刻形式为镇江留下城市档案。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为此书作序。
篆刻是中国的国粹。响应市委做响“篆刻之城”、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号召,镇江市篆刻艺术推广协会筹划、运作《印记镇江》一书。
《印记镇江》主编冯士超,副主编徐建国、范德平,全书共分历史镇江、人文镇江、风光镇江、成就镇江、今日镇江五大部分。用近200方篆刻印章展示镇江的悠久历史和现代镇江人的精神风貌。
该书在体例编排上打破了传统印谱的编排方式,一方印章、一页边款,一段文字,一幅图画,形象、丰富、立体展示。尤其是文字链接部分,对印面内容由来进行注解。
书中的篆刻作品既有书法家、篆刻家的精品,更有初学者的习作。既有电脑设计、篆刻机制作,也有手工刀刻的传统技艺体现。市篆刻艺术推广协会发动镇江市的篆刻爱好者、大中小学篆刻示范点的师生、企业印社员工,把《印记镇江》的印稿镌刻成印章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篆刻印材有普通石材、木材、砖、牛角、铜材、有机材料和紫砂等,提倡俭朴,体现材料创新。
《印记镇江》是一本特色乡土教材,是镇江历史的全新诠释,也是镇江旅游的全新讲解。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衡正安表示,该书最大特色是一个“众”字。“把我们之前对篆刻的作用和认知推向了一个极致,将小众的篆刻艺术推向了大众的文化。其篆刻的材料、手法、内容、形式等,都大大突展了现有的篆刻范畴,将丰富的内容融为一体,用近200方篆刻作品,以传统的篆刻形式将3000多年镇江的文化历史高度融缩、独特展现,编者的独具匠心,令人赞叹。”
首发式上,主办方还向市图书馆、市档案馆和读者代表赠书。
(马彦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