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497名学子带着家乡“寻变报告”返校
2022-02-24 10:10:00  来源:金山网  
1
听新闻

金山网讯 “看似不起眼的每一个角角落落,都布满时光镌刻的痕迹……”来自福建仙游的江苏大学药学专业2020级学生谢叶婷在她的“寻变”报告中,写着这样一段话。查找网络资料,翻阅往年新闻报道,再实地考察和寻访,洋洋洒洒写下两千余字,配以翔实的家乡今昔对比图。谢叶婷发出了感叹:“家乡其实很大,值得我们仔细看看它的模样!”

今年寒假,和谢叶婷一样,江苏大学药学院有497名返乡学子回乡开展“寻变记”实践。他们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城市现代化、传统文化、疫情防控等多个主题领域寻变、思变、创变,感受花样“年味”。2月21日正式开学后,返乡学子陆续以团支部为单位开展“寻变”成果汇报。“今年‘寻变’主题更加多元丰富,无论是冬奥还是乡村振兴,都是当下时兴的话题,新鲜出炉感带来的是‘得劲’!”谢叶婷说。

“这是一堂特殊的社会思政课,已纳入了学院创新学分考核体系,符合考核要求可以给予学生学分认定。”活动组织者、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正欣介绍,“寻变记”活动是药学院思政教育“一院一品”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5年至今已持续开展8年。活动通过引导学生探寻个人、家庭及家乡变化,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不断推动实践育人工作向纵深发展。

“莫让乡村渐次消失”“民族文化变迁之花毡艺术”“我为壮乡文化代言”“感万变,悟不变”……今年,药学院学子创新“寻变报告”形式,从寻变清单选择主题后自拟题目,通过文字、图片、手机拍摄剪辑短视频,上传到抖音、朋友圈等,分享自己的所寻、所思、所感。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药学专业2020级学生孔佳怡的家乡在山西侯马,返乡居家隔离14天后,她主动报名参加抗击疫情志愿服务,为社区制作防疫宣传海报,参与执勤、体温检测等工作。她在“寻变报告”中写道:“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国家作贡献,并不需要多么复杂,保护好自己、减少外出、戴好口罩,这样既是保护了自己也是保护了他人。”

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悄无声息的提高,村子里许多变化都让药学类专业2021级学生王星艳感触颇深,其中感触最深的是家乡浙江莲池头村便利的公路出行。“家乡小镇开通了公交车,能前往镇中心、邻近乡镇,市中心也能快速到达。看着从小长大的地方变得越来越好,人们的幸福指数也逐渐提高,这就是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王星艳说。

“‘寻变记’让枯燥无味的寒假生活多了一些色彩,让原本懒散的生活变得自律,也让我更加了解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来自贵州的2021级少数民族学生杨远华借着此次“寻变记”的机会参加了家乡侗族侗歌的歌唱艺术宣传展示。与乡亲交流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期待:“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瑰宝,我们要接好接力棒……让民族文化历久弥新,永不断绝”。

“乡村振兴、城市现代化、少数民族文化、非遗文化、疫情防控、认识自我、关爱家人亲友……这些大学思政课上耳熟能详的主题内容,借助‘寻变’活动让大学生成为主讲人,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索,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刘正欣说。(王莲高雅晶古瑾)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