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秉大爱无偿献血,扬无私奉献家风
2022-02-22 10:09:00  来源:金山网  
1
听新闻

金山网讯 周末,难得的休憩时光。8岁的艾文宇躺在爸爸艾彬的怀里,看着爸爸最新收到的无偿献血感谢短信,骄傲感油然而生:“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献血救人。”

长辈翻看献血资料的场景、孩子立志长大助人的话语,在艾彬家时常出现。

多年来,艾彬与妻子、岳父、岳母坚持参与无偿献血,截至目前,四人已累计献血110次,献血总量达到30650毫升。献血救人、无私奉献已然成为这个“热血”之家的良好家风。

献血之路也曾曲折:

首次捐献因头晕匆匆结束

正月初四,两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市中心血站——接到春节期间血库亟待“补血”的短信,艾彬、张国丽夫妇结伴而来,分别捐献了2个治疗量和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

相较于如今毫不犹豫、一路顺畅地捐献,艾彬坦言,自己在无偿献血之初,也有过不顺和顾虑。

2005年,艾彬和母亲经过中山桥时,看到一辆停靠在路边的献血车,当车身上“无偿献血,拯救生命”八字标语映入眼帘时,艾彬产生了献血救人的念头:“我只要献出一点血就能挽救别人的生命,为什么不去试试呢?”

当时19岁的艾彬向妈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登上了献血车。或许是因为紧张,或许是因为前一天没有休息好,体检一切正常、原本打算献400毫升全血的艾彬,在献到150毫升时因为头晕匆匆结束。

首次不太顺利的献血经历,让艾彬和妈妈多少对此有了一些顾虑。

女婿受岳父影响改献血小板

二人累计捐献117个治疗量

2009年,艾彬大学毕业来到国家能源集团谏壁发电厂工作,在企业浓厚的无偿献血氛围下,心怀善心的艾彬逐渐克服了心中的恐惧,成为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

艾彬的妻子张国丽、岳父张景才、岳母王海英都有多次献血经历,尤其是岳父张景才,常向他们普及无偿献血知识。一次闲聊时,张景才告诉艾彬,除了全血,临床上对于成分血的需求量也比较大,以血小板为例,不仅对患者的治疗针对性更强,捐血间隔也更短。

后来在岳父的建议下,艾彬开始改献血小板,这些年来,他已累计捐献80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张景才的血小板捐献量也达到37个治疗量。

爱心会感染他人也会传给下一代

于常人来说,参加无偿献血一两次并不难,但多年如一日地坚持献血就格外难能可贵。如今在艾彬家,无偿献血已成为他和家人定期必赴的“约会”,而献血行为所彰显的无私奉献精神,也深深感染着家中其他成员。

“我们夫妻俩经常会带着儿子一起去血站,我们献血,他就在一旁看着。”艾彬笑着说,一开始,艾文宇还会苦着脸问他们疼不疼,现在再去,不仅完全习惯了,还说自己以后长大了,也要像爸爸妈妈一样去献血,去帮助别人。

在艾彬的鼓励下,表妹也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曾经因为眼见儿子献血头晕而心存担忧的艾彬妈妈,也渐渐转变了态度:“要不是身体情况不符合要求,我也想去献血呢。”

除了无偿献血志愿者,艾彬还是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和宣传员,在各项宣传活动中,常能看到他现身说法,忙前忙后为市民科普无偿献血知识,为献血者做好后勤保障的身影,目的就是为了能以自身行动影响更多人,让更多人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

“捐献热血,是我和家人一生的事业。参与无偿献血,您也可以做他人的英雄。”艾彬所说,字字有力。(杨泠)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