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孝敬老人、善待邻里 朱成林家庭以好家风作“传家宝”
2021-12-03 09:53:00  来源:金山网  
1
听新闻

金山网讯 数十年如一日,用亲情陪伴和精心护理,让老母亲安享晚年;把社区当成自己家,为居民群众做好事。入选我市第三届文明家庭的朱成林之家,受到邻居的好评。

11年陪老母亲

住17平方米住房

朱成林是一名老党员,退休前一直担任润州区金山街道杨家门社区党委副书记,妻子王玉华是社区的网格长。

夫妻俩结婚已36年,一直相亲相爱,相互支持。朱成林回忆说,有段时间他工作的地方离家较远,难得回家,照顾公婆的担子就落在王玉华肩上。“她一个人忙里忙外,不仅要负责女儿的学习生活,还要关心照顾两位老人。”王玉华则说:“夫妻之间就应该互相理解。”

父亲去世后,为照顾年迈独居的母亲,2005年,夫妻俩带着女儿离开东岳巷80多平方米的家,搬到杨家门与当时83岁母亲同吃同住在一间17平方米的小平房里。

“老母亲年纪大了,又患有白内障,我们不放心她一个人生活。”房子太小,朱成林一家三口就睡在阁楼上。“阁楼很矮,人站直了会碰到头,只能打地铺。”朱成林比画着高度说,“特别是到了夏天,阁楼上就跟烘房一样闷热。”为了陪伴母亲,他们在阁楼上住了11年。

2014年,老母亲脑梗后瘫痪在床。夫妻俩分工合作,帮老人洗漱、喂饭、端屎端尿。“母亲把我们养大不容易,还帮我们带大了女儿,我们照顾她是应该的。”朱成林说。在朱成林夫妻俩的照应下,老母亲活到94岁。

朱成林夫妇俩孝敬老人,勤劳善良,周围居民有目共睹。在不久前我市举办的“文化荣光 书香传家”家庭阅读故事征文大赛活动中,朱成林的文章《书香滋润心田》荣获二等奖。他说:“我是在父母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下,爱上读书,懂得做人的道理。”

好家风就是“传家宝”。“在记忆中,我的父亲每天早上起来,头一件事,就是里里外外打扫卫生,这已成为他长期保持的习惯。”朱成林说,父亲教他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像朱子家训里说的那样:“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朱成林夫妇喜欢读书看报,每年都要订许多杂志,在他们的带动下,女儿也喜欢上了读书。让朱成林倍感欣喜的是,“外孙女开始上小学了,我女儿经常辅导她读唐诗宋词,小小年纪,已经会背不少首诗了。”

退休后还将社区当成家

退休后,夫妻俩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治安巡逻、邻里纠纷调解、信息传递等工作,成为社区夫妻志愿者。

社区每有突发事件,朱成林只要知道,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置。有两户居民家出现马蜂窝,窗户都不敢开,事情反映到社区,朱成林主动承担清除任务。有居民反映楼上空关房有狗夜里叫个不停。他当晚赶去,四处打听,终于联系到房主解决此事。

“朱成林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社区是我家’,不管白天黑夜,只要社区有事,他招之即来。”杨家门社区党委书记邱君说,“不少社区居民都以为老朱还是社区的工作人员,碰到节假日或晚上,居民有什么急事,都习惯到他家里找他。”为了让朱成林更好地为社区为居民服务,家里的事情往往由王玉华承担。“一听说社区有事,她总是催着老朱快去,从不阻拦,毫无怨言。”

2015年,在朱成林的努力下,杨家门社区成立了由退休党员组成的“长青藤学习小组”,每周一和周四上午组织大家到社区集中学习,目前已坚持了七年时间。朱成林还组织社区党员骨干成立“早安员”队伍,对社区独居和孤寡老人结对关心照料。今年,朱成林获得了金山街道党工委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 (马彦如)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