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司马珂
本报通讯员 仲媛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市文广旅局立足自身职能,启动“传承红色文化——‘四百’红色文化系列活动”,即组织开展红色演出、红色展览、红色社教、红色旅游等红色主题活动各不少于百场,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宣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氛围,为建设新时代新镇江凝聚精神力量。
红色演出送到百姓身边
江苏大学校史馆中,市扬剧名家龚莉莉以其清亮婉转的唱腔为师生们分享《九九艳阳天》《革命媳妇》等红色经典戏剧片段,引导在场师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深刻感悟红色革命精神和信仰的力量,这是市创研中心举办的“戏剧中的党史——红色经典戏剧艺术分享会”,共举办12场次,深受群众的欢迎。
市文广旅系统结合庆祝建党百年华诞、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等时代重大主题,精心编排歌曲、舞蹈、戏曲、小品等红色主题文艺作品,并通过全民艺术普及“六进”“淘文化网——庆祝建党100周年专题演出”“千场文化活动进农村”等形式,打造流动“文艺党史课”,共走进江苏大学、镇江武警支队、润州区宝塔路街道、丹阳市皇塘镇等60余个单位、街道社区(镇村),惠及观众5.5万余人。
红色展览打造精神殿堂
日前,镇江博物馆8号楼新展厅内,来自市红旗小学的学生们正整齐列队,进入展厅参观。新展馆历时3年打造的原创红色展览《奔流——镇江近代历史陈列》,以镇江城市史为经、革命斗争史为纬,记录了镇江1840年至1949年近现代史发生的重大事件,展出珍贵历史图片813幅,革命文物399件(套),既是对镇江人民百年革命历史的解读,更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献礼。展览通过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等现代技术手段,让革命历史生动地“活化”起来,吸引广大市民参观学习。截至目前,共接待各类参观学习团体200余个,参观学习人数达6万余人次。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展馆以弘扬红色文化为主题,举办各类专题展览。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推出《红色足迹——镇江区域内抗战遗址遗迹图片展》,引进了《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党旗、党徽、党章专题展》;市民间文化艺术馆举办“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红色文化”红色非遗作品展;市美术馆举办“灵秀镇江——百年回眸”美术书法作品展;市图书馆展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展——中国共产党先进人物》等,同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红色展览送进景区、学校、社区(村)等,广泛宣传普及党史教育,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优秀传统。
红色社教形式多效果好
“坐在8路公交车上,随时可以阅读红色书籍,还能下载红色文化图书资源,真是太方便了!”坐在8路公交车内的市民们由衷感叹。今年7月,市图书馆联合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依托8路党建特色文化服务专线打造“书香红车”。自运行以来,已累计向乘客提供500余册精品红色主题图书和杂志,近40部红色电子图书和有声读物在线资源,发放“建党100周年阅读卡”1000张,服务乘客线上线下阅读4万余人次。
全市各类公共文化场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红色文化社会教育活动。市图书馆三楼流通部开设了“红书荐读”党史书籍专架,每次大约上架100册红色书籍,微信公众号每月推送“视点——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特刊”,将“红色书香”送到群众身边。
红色旅游产生一定影响
今年6月,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中“致敬新四军·不忘革命路”精品线路首发地。这标志着以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等红色景区为代表的镇江红色文化旅游已经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正成为镇江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镇江是一座浸润红色文化的城市,北固山、茅山、长江等都留下了革命英雄的足迹和可歌可泣的故事。我市不断提升红色旅游服务水平,把红色旅游资源、深度体验游与生态旅游融合起来,打造红色研学游基地。组织市民、学生开展“寻焦山碑林历史,忆炮台峥嵘岁月”“走百年老巷、寻百年党史”“茅山红色夏令营”等红色研学游活动,打卡红色景点,领略红色文化之美。
今年以来,全市红色旅游景点已累计接待各地游客、参观学习人员达26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