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与总书记的四次见面
2021-02-27 10:19:34  
1
听新闻
  金山网讯 “总书记看到我很高兴,我也很高兴。总书记给我戴奖章的时候,一下子没戴好,又帮我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他和我说要把成绩写在大地上。这让我备感激励。”2月25日,从北京回镇的赵亚夫难掩激动之情,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脱贫攻坚楷模表彰的场景历历在目,总书记的话语,牢牢记在心上。
  今年已经80周岁的赵亚夫,与农业结缘60年,从一个农业科技人员到脱贫攻坚楷模,他与总书记之间见过四次面。每一次都让他印象深刻,难以忘记。
  2013年3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了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正是在那一次会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赵亚夫第一次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那一次会议上,赵亚夫汇报了关于戴庄发展合作社带动农民发展的工作,得到了总书记的肯定。也正是在这次讨论上,总书记给出了一个课题:“怎么做到不完全依靠国家补贴,农民也能致富,从而真正解决‘三农’问题。”
  这个课题,让赵亚夫牢牢记在心里,并成为他探索发展戴庄模式的重要参考。
  2014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在会上,赵亚夫坐在第一排,不但和总书记握了手,还说了一句“总书记,您辛苦了。”在那一次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表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希望广大老同志珍惜光荣历史、永葆政治本色,继续以身作则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继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听了总书记的话,我心里鼓足了劲,心想一定要继续发挥余热,把农业干好,让农民富起来。”随后,在赵亚夫的倡导下,“亚夫团队工作室”开始筹建,从句容逐步走向全市。目前,工作室由33名退休老专家和专业老农民组成,成为镇江又一个服务农民致富、助力乡村发展知名品牌。
  2014年12月13日,这是赵亚夫记忆中最深刻的一天。那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镇江,踏上了世业洲。在世业镇四季春农业园的20分钟里,赵亚夫全程陪同,走在总书记的身边。“这个是什么草莓品种?效益怎么样?这个菌类是怎么套种的?”走在草莓大棚里,总书记一个接一个的“专业”问题,让赵亚夫有些“吃惊”,同时也对总书记懂农、爱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赞扬赵亚夫“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贏得了农民的爱戴”。他强调,农业发展就是要依靠科技创新,“三农”工作需要一大批像赵亚夫这样无私奉献的人,农业专家的成果就是要体现在广阔的土地上。
  7年时间倏忽而过,2021年2月25日,当总书记在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再见到赵亚夫时,丝毫不陌生,亲切地对赵亚夫说“要把成绩写在大地上”。
  在赵亚夫看来,这不仅是大表扬,更是大鼓励。“总书记对我说的话,让我更加坚定为农服务的信心。在回来的路上,我已开始思考不仅要示范推广戴庄的有机水稻种植技术和经营模式,还要在句容扩大有机优质水稻产业,做好农业科技服务工作,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续发挥余热,干好‘三农’工作,为乡村振兴加油助力。”记者 王鹏程 周迎

标签:总书记;赵亚夫;习近平;脱贫;攻坚
责编:张慰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