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山网讯 “金祥3号桩船到达菲律宾。”2月25日清晨6点,在镇央企中交二航局三公司的金祥3号抵达菲律宾马尼拉的甲米地锚地,几天没好好休息的船机分公司安全总监陆文刚在工作群里发消息报平安。
记者了解到,甲米地驳船码头是中交二航局三公司在菲律宾承建的第5个码头。接到项目业主的紧急施工要求和中交二航局生产管理部船舶调遣的指令后,船机分公司迅速组织船员倒桩架,吊钩加固,拖轮也及时就位。
1月30日晚,运通401轮拖着金祥3号从浙江舟山港出发。约2000公里航程,一切顺利的话,8天可以到达,因为穿越“虎口”——巴士海峡,耽搁了半个月。
巴士海峡在台湾岛和菲律宾吕宋岛之间,宽370公里,冬季海况最糟糕,10级以上台风频繁。曾有大型桩船、万吨级货轮冬季通航在此海域翻沉,被称为“虎口”海峡。
金祥3号桩船长49.8米,宽23米,桩架高47米。该桩船适合6级风、浪高2米以内拖航。“大拖轮船型在大风浪里晃动45度都没事,由于船体型的缘故,金祥3号桩船在风浪晃动角度超过20度时很可能会翻船。”陆文刚说
2月4日早上,金祥3号到达福建湄洲湾。此时巴士海峡已发布大风黄色预警,11级台风。大风浪持续到2月12日中午,农历正月初一。此时,通过对气象预报和风浪的研讨,陆文刚仍然满脸愁容:“桩船通过巴士海峡需要40个小时,这次好天气时间不够,冒险拖航将会进退维谷,到时遇险情没法躲避。”
陆文刚请示汇报后果断将拖轮叫停。2月13日下午,巴士海峡风高浪涌,浪高6米。
“我们终于发现了46个小时小风浪的窗口期。”2月19日凌晨5点,经过反复研判,拖轮迅速起锚开航。“不论困住多长时间,保航行调遣安全是第一位!”陆文刚说。
2月25日清晨6点,桩船到达目的地。(何战胜 朱美娜) 图片由何战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