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来临,家家户户“新桃换旧符”,在大门上贴上新的春联。但记者走访市区多家小商品市场,发现所售春联的内容趋于大众化,字体均为印刷体,没有适合不同类型市民的审美需求和内容选择,春联市场有“千篇一律”之感。
在甘露小商品市场,一进门的几处柜台专门出售红红火火的春联,它们中有纸质印刷的普通对联,花上几元就能买到一副;也有上档次、气派点的喷绒布对联,要价在十几元至二十多元一副。记者买了一副喷绒布对联,18元。它的字体镀上了金粉,大字闪闪亮,是居民楼幢常见的那种。
这副对联内容是“大吉大利”,实际上记者想买一副内容雅致、有点新意内容的对联,但是先后跑了几家小商品市场,都没有找到中意的,比较之下选了这副。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小商品市场所售对联一般都是印刷体字的制成品,核心内容几乎都是“合家欢乐”“喜迎新春”“新年大吉”之类的。业内人士表示,所制作的这些内容的对联,迎合了大众口味,市场需求量大,因此内容也就“千篇一律”了。
有市民表示,像文化人、生意人、交通运输者等不同的人群,他们选择对联内容时希望有自己的职业特点和行业特征,商家完全可以根据不同阶层、文化层次、审美需求和地域特点,开发出内容各具特色的对联。例如,文化人可以制作“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之类内容的对联,生意人可以印制“商通五湖四海,财聚四面八方”的对联,针对农业人士可以制作“春归大地绿,人勤春来早”的春联。
在采访中,记者同时发现,印刷对联缺少生肖内容,目前带有“牛”年元素的对联就难以找到。另外,对联市场上推广传统中华传统文化的对联,如倡导节约粮食美德、鼓励勤俭持家等内容的对联,也会符合不少家庭的需求。
一家企业负责人还认为,如今市场上对联的内容紧扣时代特点的不多、贴近性不够,想找一副紧扣“十四五”规划、脱贫攻坚等内容的好对联不容易。“今年我公司找了书法家写了一副对联,应应时景、增添喜气,激励员工来年实干兴企。”他说。 (干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