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双休日,记者走访镇江市菜场和超市看到,随着进销渠道畅通和省级储备肉的陆续投放,镇江市蔬菜价格和肉价都趋于平稳。
蔬菜价格逐渐回落
受前段时间雨雪天气影响,镇江市蔬菜价格波动明显,然而随着天气转暖蔬菜长势良好,镇江市蔬菜价格逐渐回落趋于平稳。在倍全便民邻里中心万科店,不少人趁着双休出门采购春节储备。
“花菜、西兰花、莴笋等菜品价格回落明显,因为菜品新鲜、价格优惠,买的人比较多,我们一早上架后就要多次补货。”倍全便民邻里中心万科店负责人黄金利说。
前阵子受南方降温影响,正准备上市的青菜被打蔫了,因此价格上涨。记者在中南世纪城附近一家菜场了解到,如今随着气温回落,一度上涨到7元/500克的青菜价格开始回落。上海青5.99元/500克,小青菜5.5元/500克,本地鸡毛菜4.5元/500克,且价格还有下降趋势。此外,西红柿、西兰花、泡椒等更是回落明显,虽是年前采购旺季,但因供应充足,这些菜品价格已与平时相差无几。
除了冬季常见的大白菜、塔菜之外,一批“水灵灵”的早春时鲜菜也能在菜场看到了。不过,时鲜菜的价格相对较高,但也有市民买来尝鲜,如100克一捆的红香椿价格为15元,同样100克的时鲜芦蒿的价格也在10元左右。前来购买的市民刘阿姨已把当晚的菜单想好,“一把香椿买回去可以做几顿菜,一个香椿炒鸡蛋,一个香椿芽入汤,全家都喜欢这儿的味道。”
春节临近,受多种因素影响,江苏猪肉价格普遍上涨。为稳定消费预期,满足市民消费需求,我省启动省级储备肉投放工作,从1月29日起至2月9日止,连续投放12天,由江苏省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在销售网点按略低于市场价投放冷鲜肉。镇江市四家投放点分别为朱方路批发市场镇江苏食肉品直销中心和大润发京口店、润州店、大港店的苏食专柜。投放期间,投放网点挂牌公示投放品种、价格、肉品来源、检疫证明或分销合格证明、监督电话等,实行公开、透明投放。
线上平台保障市场供应
早在去年年初,镇江组织了产销对接微信群,然而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微信群显露了弊端——重要产销信息没有被及时看到,就被新消息覆盖了。于是市商务局与本地企业“365电商”合作升级了平台,建立了全新的“产销对接平台”,于去年7月中旬正式上线运行。
截至去年12月份,该平台共有产销客户近2000户,线上销售农产品6337吨,销售额达到1.35亿元,产品来自全市204个经济薄弱村。市商务局市场处处长段飞表示,平台有一套成熟的商业体系可以惠及生产者,提升本地农产品的品质和价格,同时减少流通环节让利于消费者,同样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产品,同类的产品则有了更多的选择。
镇江市“365菜篮子”电商平台线上销售渠道畅通,供应品种丰富,拉近了产销两端的距离,既解决了生产型农户“产”的销路,又解决了市民“买”的难题,市民网上下单后可以直接配送到家。
镇江市农产品供应充足
本周起,市商务局已要求各商场、超市和综合体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恢复重点商超的“进销存报告制度”,对全市54个重点商超的进货、销量和库存做全面了解。镇江市商务局四级调研员虞军解释,随着春节的临近,预计各类菜品和年货销售量将大增,因此要求重点商超加大采货量,尤其是保障大米、方便面、肉、蛋、鱼、蔬菜等市民餐桌上常见的菜品。当前镇江市蔬菜供应充足,与周边地区菜价进行比较,价格趋于平稳。
365菜篮子首席运营官戴笠表示,原本于近日举办的线下展销会因疫情防控挪到线上。如今疫情防控情况下,除了镇江本地蔬菜,他们还组织团队去湖北、山东等地调货,保障镇江市民过一个丰盛的春节。(俞佳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