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运河文化丨续写江河交汇“城市传奇” 镇江大运河焕发新生机活力
2021-01-28 15:1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月28日镇江讯(张萌 袁媛 范洋)近年来,镇江市强化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以保护延续运河文脉,以传承弘扬运河文化,以利用再现运河活力,让运河永远造福人民。

保护为本 始终把文化遗产保护放在首位

最近,许多市民路过京口闸遗址时,都发现这里经历新一轮挖掘、清淤、绿化后焕然一新,所形成的小广场成为大家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从唐代至清代,京口闸是漕运咽喉和经长江南上北下的交通枢纽。清代晚期,因通了火车,其漕运功能逐渐淡化。如今,这里正成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西津渡-新河街”核心展示园建设的重要阵地。待新一轮文化展示工程竣工后,这里将成为展示镇江江河交汇历史文化的重要节点。

与此同时,铁瓮城西门遗址挖掘工程也接近尾声。项目揭示出了六朝时期铁瓮城西门南侧门墩、门道及部分城垣,明确了西城门的建筑方式、形制、沿革等。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铁瓮城遗址是镇江市区最早的城池和历代州署、府署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

近年来,镇江市陆续投资30余亿元推进了一系列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修缮工程,包括西津渡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梦溪园沈括故居等。镇江还将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镇江”建设有机融合,通过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统一LOGO标识系统,将重要文化遗产点有机串联,努力实现文物保护、生态修复、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的相互协调,促进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当代传承与共享。

为抓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镇江抓好顶层设计谋划,做到规划先行。在2020年11月召开的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上,专题审议了《镇江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市委书记马明龙强调,要紧扣“江河交汇 山水名城”的城市定位,围绕“江河交汇津渡文化示范区、古今水利航运科技文化体验区”的目标定位,推动大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奋力打造镇江样板、形成镇江特色。

传承为魂 通过多种形式传承弘扬大运河文化

在近期开展的“共同守护精神家园”大运河文化保护志愿者日系列活动中,来自大运河沿线12个城市的志愿者代表带来家乡的运河水,共同点亮运河之光。活动中,来自杭州、无锡、镇江的三位志愿者代表多年来默默保护运河的事迹感染全场。

与系列活动同步举行的还有摄影书画展等多项活动。而在接下来,镇江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志愿者联盟的数千名志愿者还将开展大运河文化发现之旅、保护之旅、传承之旅等上百场贯穿全年的活动。

镇江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集聚了具有全国领先地位的诗词文化、南朝文化、民间故事文化、美食文化等等。大运河已然成为镇江“流动的文化”、“经济的血脉”和“亮丽的名片”。

为了抓好大运河文化传承弘扬,镇江还深入开展运河文化内涵挖掘研究工作,举行大运河文化论坛,编写大运河文献资料;创作以运河为主题的微电影《虎踞桥》等文艺作品;参加大运河文旅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承办“流韵”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出土文物精粹展等全省性活动,向全社会发出镇江大运河“好声音”。

利用为要 现代航道建设与文旅融合发展齐头并进

大运河是活着的千年文化遗产,这一独特性在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中都具有重大现实价值,在江南运河起点的镇江段也得到充分体现。

在大运河文化保护志愿者日系列活动中,受邀的12个大运河沿线城市代表参观谏壁枢纽时,对其水利航运枢纽地位赞不绝口。

现代化的谏壁船闸与不远处的谏壁节制闸共同构成江南运河水利航运“调节阀”

现在的江南运河镇江段,堪比“水上高速”。但在古代,因为镇江地处宁镇山脉,为江南运河屋脊,行船并不容易。为此,古人发明并建造出了练湖、京口闸等一系列人工湖泊、涵闸枢纽等水利工程设施,代表了上千年来人类杰出的水利科技智慧。

大运河文化遗产既是古代的,也是当代人民的。活化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除了现实航运价值以外,文旅融合发展就是时代赋予大运河的新使命。

丁卯桥成为古运河风光带建设景点运河公园的重要标志

而在接下来,镇江还积极加入全省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朋友圈”,以十条江苏大运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之一的“千年兴衰·漕运文化——镇江、扬州、淮安四日游”线路为依托,培育具有镇江特色的漕运文化观光游、水利航运工程科普游、红色文化传承游等一批精品文旅线路,打响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江河交汇看镇江”的文旅融合品牌。

镇江坐享长江、运河交汇奇观,滚滚水流千年不息,述说无数风流故事。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镇江正在奋力“跑起来”,通过做好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三篇文章,再现“舳舻转粟三千里,灯火临流十万家”的运河特色名城魅力!

标签:大运河;镇江;运河
责编:刘洁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