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印文风 方良龙)日前,由省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组成的省政府露天矿山综合整治督查组对镇江在采矿山、责任主体灭失等露天矿山整治、生态修复履行、新建露天矿山项目管控等进行督查。听取综合整治汇报、查阅台账资料,并赴船山矿和镇江经济开发区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工程三期进行现场实地踏勘后,督查组认为,镇江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成效显著,初步建立露天矿山综合整治长效机制,所完成的生态修复项目质量符合要求。
据介绍,去年镇江大力开展长江经济带10公里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110个项目治理主体工程全部完成,39个项目完成省级竣工验收,今年3月底将全部完成。推进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废弃露天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工作,33个遗留问题标段已处置到位11个,其余标段正在加快推进。
作为资源要素重要保障部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去年对标国家、省市重大发展战略和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以“保护自然资源、规划美好家园——交给我!我来办!”的理念担当,在实施节约集约攻坚行动,保障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大力实施保护修复攻坚行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年来,镇江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成果丰硕:土地整理复垦面积超任务,全市共完成土地整理复垦项目202个,新增耕地面积6015亩,全面完成“为三农办实事”新增耕地超6000亩的工作目标。
绿化造林成果亮点多,全市年度新增成片造林面积23000亩,其中珍贵用材树种造林面积19400亩,林木覆盖率达25.41%;开展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年度完成长江两岸成片造林面积1742亩;开展村庄绿化,年内共建成20个省级绿美村庄,创建申报国家森林乡村22个;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植树节期间共植树近10000株。
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好,加大巡查执法力度,全年共开展保护区日常巡查145次,向相关部门和属地政府发放整改函5份。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开展长江江豚考察工作,9月3日至8日,豚保区内观测到江豚24群次77头次,占长江镇江段数量的70%以上,江豚种群数量日益扩大。保护区工作成效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各类重要门户传媒播出,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大,完成高新区运粮河湿地保护小区建设,推进丹徒区江心洲南江湿地保护小区建设,修复湿地面积2352亩,全市湿地保有量4.17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