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气温和菜价走出“反曲线”
农产品
2021-01-09 10:20:06  
1
听新闻

  金山网讯 连续两周的极端降温天气,让不少市民在直呼冷得“吃不消”的同时,也有些感叹大叶菜“拎不动”。
  “菜价确实在升高,你看我这一袋子青菜,同样的重量,比前两天贵了一倍多。”近日,家住市区的市民王女士在菜市场买菜时,遭遇了“菜价翻番”的情况。
  在市区多家菜场和商超转了一圈,记者发现,蔬菜价格的上涨,“领军”的是叶菜类。“涨价的主要是青菜、大白菜和生菜这些。前两天气温高的时候,青菜每公斤卖3.6元,今天的价格是7元。生菜价格也涨了一倍多。没办法,批发价涨了,我们也得跟着涨价。”在市区一家菜市场内,一位摊主如是说。
  销售端的价高得从源头说起。8日上午7点,寒风凛冽,丹徒区高资街道勤丰村的蔬菜种植户戚风鸣,已经将露天种植的青菜收割了一部分,卖给了前来收获的菜贩。“这两天这么冷,我们下田收菜更费劲,就是上门来批发的我也要卖4元一公斤,少一分都不行。”戚风鸣说,外面还有半亩地的青菜,等下我再收一些,用电动三轮车拉倒镇上的菜场销售,价格至少也要每公斤6元。
  天冷难行,地里的蔬菜要想“破土而出”,难度可想而知。涨价,也在情理之中。丹徒区江心洲是我市的“菜篮子”蔬菜基地之一,这两天,往来岛上的运菜车依旧不少。“这个季节上市的蔬菜以青菜和大白菜等为主,一天的蔬菜外运量在20辆车,10吨左右。”江心洲生态农业园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韩定平说,之前最便宜的时候,青菜的批发价格只有每斤0.5元,这两天达到了每斤1.8元。虽然受低温影响,露天种植的蔬菜产量上有所下降,但价格抬高后,菜农的收益还是有保障的。”
  低温来袭导致蔬菜的价格上涨,但这不是常态。为了保证菜价、肉价稳定,各方已经在加快保障了。在官塘桥批发市场的蔬菜批发区域,一堆堆青菜、大白菜、胡萝卜分片摆放着,透着新鲜。“虽然之前的大雪降温和这次的冷空气对蔬菜的价格影响较大,但批发量每天都很稳定,并未受天气影响。”农批市场工作人员葛文明告诉记者,农批市场已提前做好准备,通过山东、安徽等地运来了大量蔬菜,常见的蔬菜类已备了150吨左右,确保货源稳定,充足供应市场。
  外地菜进得来,本地菜也销得动。在去年疫情期间,我市成立了镇江市农产品产销对接群,历经一年时间,依旧在高效运转,每天的蔬菜产品成交量超20吨。“元旦期间,我们采购了本地菜农的蔬菜十几吨,都是给菜农现金结账,他们的积极性很高。”长申超市的采购人员介绍,超市通过平台与30多位本地菜农合作,包产包销,货品和质量有保证,每天到门店的新鲜本地叶菜都是顾客非常喜欢的。
  据统计,全市目前在田蔬菜面积达7.02万亩,以叶菜类为主,叶菜类面积达3.72万亩。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元旦前后一周,本地蔬菜销量不俗,上市量达到2200余吨,价格相比去年同期偏高一点。目前,全市的蔬菜供应充足,菜篮子“有保障”。(记者 周迎 通讯员 安林海)摄影 周迎

标签:菜价;青菜;叶菜;气温;菜农
责编:张慰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