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乡村振兴的戴庄探索——赵亚夫
2020-09-12 21:4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第十五届中国传媒年会句容分论坛专家、嘉宾主旨演讲

9月9日,第十五届中国传媒年会句容分论坛暨全国知名媒体强“四力”走基层采风活动在举行。

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谢国明,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宋茂恩, 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钱丽萍,全国“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赵亚夫,梨视频副总编辑汪庆红等专家、学者,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就媒体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对乡村振兴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等,各自发表主旨演讲。

戴庄村坐落在江苏茅山山脉中部,总面积是10.3个平方公里,耕地是7千多亩,岗坡地占70%,地势高亢,地块零散、落差大、土壤非常贫瘠,灌溉很困难,是望天收,水利工程的成本很大,遗留的欠账很多,历史上就是一个穷山恶水,农业效益很低的地方。当时是茅山革命老区最穷的一个村。

2002年,为了探索贫困地区如何实现小康,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一名志愿者我来到了这个村,这次我改变了原来只是培养能人、大户的做法,与乡亲们一起调查研究,寻找既适应市场经济又能够发挥本村资源环境优势的产业项目。帮助他们制定了有机农业的发展规划,接着就办了示范园、带了示范户。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

2006年,我们学习参考日本农业协同组合的做法,把村民们组织起来,成立了有机农业合作社,引导农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生物多样性农业,不断取得成绩,村民的生活也由温饱逐步提高到了初步小康,成为江苏农业比重比较大、经济比较薄弱的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的典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里面提了七条需要增进的原则,乡村振兴的原则,其中有一条是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把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落脚点。另外还有一条原则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我们始终坚持落实中央的顶层设计,帮助村党支部以合作社为服务平台,组织全村农民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产业,生产优质的生态产品,走共同富裕道路。

我们侧重做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组织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

第一点,成立合作社,改革开放以后,戴庄村又一次把弱势的农民分散的小农、受教育程度低、缺乏资金、技术、土地、劳动力的普通农民和其他村民一样,发动和组织起来了。首先就是依靠典型引路,白沙自然村杜中志,当年51岁,半文盲,2002年全村第一个种了有机桃,投产以后每亩纯收入达到了1万块,2014年他又第一个种了“越光”品种的有机水稻,纯收入每亩达到2千块,产生了更大的反响。第一年全村种了4亩,第二年就种了100多亩,第三年就种了300多亩,2006年。

第二点,办好合作社。合作社是我们农民自己的互助合作组织,对外是做生意赚钱,对内跟社员之间的关系是服务。合作社对社员销售农产品生成的盈利大头返还给社员,合作社依法规定提取公积金以后盈利的60%以上。戴庄合作社整个一个全村、全社计算的话,返回给社员的盈利达到了80%。具体分配的时候,按该农户委托合作社代销农产品的数量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大小返还给了社员。

同时,推进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收入比过去高了4到5倍。 戴庄行政村范围内,只要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村民,都可以自愿参加。

第三点,精准扶贫。贫困户最大的困难就是缺钱,戴庄村的贫困户只要有弱劳动能力,简单的劳动能力都能参与到高效的有机农业中间来。贫困户很快就能脱贫,因为合作社的社员可以得到先使用后结账的生产资料,这就解决了贫困户生产资金的短缺的困难。所以不用现金来支付做成本,就能够种上高效的有机农业。不懂技术合作社指导,不会销售,合作社代销,缺劳力,合作社农机服务,帮助大家解决种田的困难,都能在合作社里日常的正常的运行过程中得到解决。    下面的例子就不展开讲了,很多贫困户在合作社的帮助下脱了贫。

第四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戴庄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从负债80万逐步提高到了去年的年收入400多万,积累了集体固定资产超过了2千万,除了有机大米加工厂以外,2018年又办起了有机茶叶加工厂和农业机械服务站,跟省级农投企业合作办起了果品加工厂、办起了米制品加工厂。另外,还开始做了一些观光农业的项目。

目前,戴庄一产、二产、三产的融合发展,社员跟集体收入的后劲将越来越大。

第二件大事情是,推广生物多样性农业走绿色发展道路。

恢复了传统农业遵循自然规律的做法,特别重视培育生物多样性,和健康种植,健康养殖技术来修复保护反哺农业生态系统。

采用了对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先进生产手段,从而形成了一个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的农业发展模式,跟原来的高投入、高产量,但是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老模式相比,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而且跟一般有机农业,所谓有机农业,着眼于不用农药化肥,不转基因等等,它是寻找农业化肥的替代品的做法也不一样,是从生物多样性来作为这个,生物多样性农业来替代过去的老传统的农业技术。

推广了生物多样性农业,采用了挖掘地方品种以及引进适应当地的动物、植物、甚至微生物这些新的物种,新的品种来培育生物多样性,丰富本地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

另外,还使用了很、健康栽培,健康饲养的技术,来显著的提高农作物,农业畜禽的生命力、活力。比如,选用了资源节约性的品种,生长期短,病虫害轻,需费量少,品质又特别好的农作物品种。选用耐粗性强,母性好,产仔(蛋)率高,特别优质的畜禽品种。从日本引进的越光水稻,生长期很短,因为生长期短了就避开了很多病虫危害,还能够再生栽培,一年还能收两季,所以效益非常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嘱咐做下去,农业就有奔头的产业,农民就能安居乐业,就能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戴庄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平之)

标签:; ;合作社;有机农业
责编:张良琴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