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30日镇江讯 从疫情防控到全力复工复产,从助力“六保六稳”到防汛抢险,今年以来下蜀镇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迸发经济建设“新活力”
突出产业强镇,立足动能转换,推动产业经济发展迈向更高质量。受疫情影响,今年1-6月份,共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7亿元,占年度任务的56.86%;完成制造业投资5.72亿元,同比增长13.58%;实现工业应税销售103.41亿元,同比增长10.27%,8家企业销售均超5亿元;完成工业税收5.27亿元,占全市工业税收总量的45%。
下蜀镇紧盯重点项目,加强服务保障,一批续建项目、新建项目加快推进:宝威智能化中药项目已基本完成厂房主体建设;联博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在进行第三条生产线安装;建华PC构件项目进行基础施工;东科新能源项目正在进行厂房办公楼内部装修;圣象二期正在进行设备调试,预计8月份正式投产;台泥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项目正在进行主体建设;建华建材预应力实心方桩顺利开工建设。依托小分队招商、以商引商等多种招商模式,截至6月份共计完成小分队外出招商20次。
生态环境呈现“新面貌”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启动临港工业园区污水管网优化提升方案编制工作。开展固废危废、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工作,完成对原亚中化肥等化工地块场地调查和采样。扎牢长江句容段全面禁捕“防控网”,加强日常监管和河道巡查,从渔具生产、加工运输到销售开展全产业链专项整治,维护好长江水生态安全。指导企业“把脉开方”,聘请第三方专业环保机构担任“环保管家”,落实对12家重点排污企业的环保摸底排查,完成56家企业污染许可证登记发放。
彰显农业农村“新品质”
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确保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农民生活和谐稳定。按照乡村振兴总要求,通过党建引领描绘乡村发展“工笔画”,集中规划空青村、亭子村特色样板村,构建“一村一品”新格局。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镇112个自然村全部通过镇江市级验收销号,切实改善镇村卫生环境,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勾勒生态宜居的美丽画卷。积极培养农业经营主体,圣福来生态农业、祝里蔬菜合作社创成镇江市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申报创建省级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单位1家。
营造民生福祉“新气象”
加快民生实事和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不断厚植发展优势。高龙线桥头集镇改造项目基本结束,引河截污纳管工程完成主管铺设2000米,天然气、污水管下穿京沪铁路顶管进场施工,天然气进镇入户完成初步规划设计。桥头小学装修工程接近尾声,江堤路、新山路路面维修改造已经完工。省市两级274户农厕改造任务已完成56%,“旱厕粪缸消灭行动”进入施工阶段。“百姓名嘴”志愿服务项目获句容2019年度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项目路演比赛金奖,打造乡村精神家园,已建成农家小书屋(农户家庭)3个,“幸福里”北山澜庭日间照料中心正式运营。开展“2020春风行动”网上招聘,举办“退捕渔民暨返乡农民工”“夏季退伍军人”等专场招聘会,稳妥完成退捕渔民社会保障办理,新增就业600余人、个体工商户132户,发放创业贷款750万元。主动对接山西、河南等地的劳务公司,向建华、圣象等企业输送职工400余人。严格落实“路段长”责任制,采取“党政领导一线巡查+机关干部志愿执勤+执法队员分段包片”机制,全力以赴答好文明城市创建“大考卷”。(杨婕 许睿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