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同名同姓 同一天到案,办案民警有点懵
2020-04-15 10:20:00  来源:金山网  
1
听新闻

金山网讯 4月初,京口公安分局四牌楼派出所来了两个王wěi,两人同为诈骗,同天到案,这让民警在办案过程有也有点懵。所以在案件交流过程中,常常会有民警停住整理卷宗的节奏, 表情极其疑惑:“我有点懵,你说的是哪个王wěi?”

经调查,第一个王wěi一直与其好友曹某在做买卖购物卡生意。2月某日,因疫情原因,身在外地的曹某,要求王某将购物卡邮寄给他。此时身负巨额债务的王某对货款起了歹念。在收下第一笔货款6万元后,王某又借口补发更多购物卡要求曹某再先后支付4万元、5万元。随后王某象征性的在铁罐子里装几张购物卡,前往快递点准备寄送。在快递单打出来后,王某撤单不寄,将假的快递单号拍下,又录了一段快递点的环境发送给曹某,想以此使曹某误以为已经发货,未到货是快递公司的责任。随后王某便电话关机,杳无音讯。曹某在催要无果的情况下,前往公安机关报案。

王wěi到案后,民警在对其随身物品进行依法清点过程中,发现这个王wěi的卡包里有近20张银行卡,信用卡13张左右,均正常使用。这么多银行卡,密码又不一样,王wěi怎么记得住?于是办案民警便向王某“请教”,在得知其能熟记银行卡号时,民警随机考了考他,果然都能准确说出。“我要有这记性,啥985都不在话下。”办案民警不由得感慨道。

经询问,王某日常消费大手大脚,爱面子,常常透支信用卡。他采用以贷还贷的方式,各处拆东墙补西墙,利息越滚越多。此外王某还借了不少网贷。让人不解的是,身负巨额债务的王某还能在网上随意送网友礼物,以显大气。如此奢侈、不理性的消费观念令经验丰富的民警目瞪口呆。

另一个王wěi,则是布局诈骗的“好手”。其先是伙同朋友谎骗丁某,称让其帮忙出钱将朋友名下的一辆抵押贷款的车赎回,事后待朋友资金周转后将钱一并返还并给丁某好处费。丁某信以为真。待王wěi等人拿到钱后,两位朋友表演了“消失术”。王wěi则装作是局外人,陪同丁某找寻朋友。而实际上,其朋友则将车辆开至另一个城市,再次进行车辆抵押贷款。到案后,王某对自己的诈骗行为供认不讳。而民警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整个犯罪的症结同样是因贷款导致个人资金周转紧张,从而起了违法犯罪的念头。

目前,两个王wěi已被采取强制措施,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惩罚。

警方提示,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理性贷款,切不可爱慕虚荣,相互攀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否则贷的将是你不能借还的人生。(全媒体记者 解斐 通讯员 吴杰)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